第240章 真被挂上号了-《大夏状元郎》
第(2/3)页
等德王爷把故事讲完之后,他终于忍不住发问了。
“是的,他在经义方面的水准,不管是道家的诸糅真人,还是阮留之、卢勋等,都佩服至极,依我看,他在经义方面的才华其实并不亚于他的字词曲,事实上,他本身也不喜欢浪费太多时间在字词曲上。”
德王爷回道。
“还有,仲平所献上的那新型印刷术,其实是他所发明?”
宣帝爷又问出了下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相对比较敏感,事关太子陈仲平献宝一事,因此德王爷稍稍斟酌了一下才回道:“是的,仲平就是我带过去的,不过他是匿名去的,因此那新型印刷术,是他花了两万两银子从郑浪之手里买过来的。”
宣帝爷稍稍停顿了片刻。
此时的他,已经被郑经那不可思议的经历和才华所震惊了,因此心里有着太多太多好奇的问题想问,这问题一多,他的思路就稍稍有点凌乱了。
想了想,他翻开了还在他面前的那份报纸,指着那篇《将相之门:为国选才制度的演变》问道:“还有……你说,卢勋的这篇文章,其实也是他主意?”
“是的……”
这是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
因此,德王爷又细细讲述起了那晚所发生的事,从那天晚上的天下大势论说起,说到了世家之祸,再说到了郑经所提议的破局办法,也就是办义学,重工,重商。
最后又讲起了郑经所提的募捐之策。
这又是一个极为精彩的小故事。
不仅精彩,还更是让宣帝爷动容。
这是因为,与前面的那些事迹相比,这事所展现出来的,是郑经在治国之道上的高深水准,而这也是宣帝爷最为关心的。
破世家把持朝政及天下财富之局,这可是宣帝爷的一大心病,他为此努力了十几年,都罕有成效,因此,此时一听说郑经的应对之策,立即就龙颜大悦。
“皇帝,既然有如此大才,你为何不早早推荐与我?”
开心之余,他忍不住抱怨道。
“皇兄勿怪,不是我不推荐,这一来,是郑浪之到会宁时日还短,我不敢冒然推荐,二来,是他有圣人之志,并不太想出仕。”
德王爷连忙解释道。
“哦,这又是为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