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圣制溯源(下)-《黜妖传》
第(2/3)页
苑老夫子讲述至此,语气中更多了几分悲天悯人之意,缓缓说道:“起初恪仙师每日里无非扫墓上香,静坐养气,朝闻天籁,暮浴晚风,于他衰弱之躯颇有补益。后来静极无聊,尘念又生,每每对着先祖坟茔枯坐整日,俯仰叹息,心丧若死,却终不能得以解脱。
“像这样又过了几十年,恪仙师殚精竭虑,未老先衰,发白如雪。他渐觉自己气力衰减,大不如前,感慨之余,心中忽有所悟。在轩辕冢前不眠不休苦苦思索数日之后,终于触动灵觉,勘破俗念,将生平际遇想得无比通透。这才发觉原来自己这一生之中所历所为均由天定,即便自己雄才伟略修为精深,也仍不能逃脱天道藩篱。
“恪仙师既已想通了此节,过往纠结心中,难解难释的种种羁绊便不攻自破了。仰望天宇,心旷神怡,不禁欣然微笑。
“恒仙师和忻仙师恰于此时过来看望兄长,见他红光满面神采奕奕,一扫先前灰败气色,都是又惊又喜,忙问他身子是否大好,能不能重新理政。
“恪仙师微微一笑,说道:‘愚兄身虽无恙,心已有托,意欲在此闭关清修,了此残生,还望二位贤弟再不要以凡尘俗务相扰。’
“恒仙师和忻仙师闻听此言不免诧异,生怕义兄因伤心过度而有损神志,忙借搀扶恪仙师之机摸他脉搏。一摸之下,发觉恪仙师脉象平和,体健心清,毫无不适之状,这才相信恪仙师身子已然大好。
“二位护法仙师喜出望外,再三敦请恪仙师出山主事。恪仙师却只是微笑婉拒,自言已知天命,不染俗尘,‘天主’之称再不敢当,只想就此避世退隐,希望两位义弟能成全他这一番心愿。
“恒仙师和忻仙师苦劝多时,终归徒劳,情知兄长心意已决,劝也无益,只得以继任天主之人尚未选定为由,坚请恪仙师指定一名可堪大任的人才。
“恪仙师本有退位让贤之念,欲将大位传于恒仙师。恒仙师却称自己不是轩辕氏传人,万万不敢应命。
“恪仙师此时心无挂碍,坦然说道:‘二弟,昔年三圣创教之时,原以独孤氏秋祖师出力最多,此后独孤氏历代前辈均为本教竭忠尽智,功不可没。如今我们轩辕氏天数已尽,正当应天顺人,将天主之位禅让与独孤氏传人。’
“恒仙师闻言大惊,忙道:‘兄长怎么能这么说呢?您如今正当年富力强之时,只需再纳几房妻室,延续轩辕氏香火,我圣教道统便可依例传承。岂可更改先祖遗训,反将大位让与外姓?小弟纵然不贤,却还懂得依循祖制,恪尽职守的道理。兄长若再以此言相戏,小弟唯有远走蛮荒以避物议了。’
“恪仙师禅让之意本由心生,虽见恒仙师不敢应命,却仍然再三劝谕,最后更以天主而兼兄长之威,严令恒仙师不得推托。
“但是恒仙师妙悟要道,早已厌倦俗尘,只是因为恪仙师长年抱病,不能视事,这才与忻仙师共同打理教务,为兄长分忧。否则依着他潇洒不拘的性子,早就向恪仙师请辞,出山云游去了。因此上,一听说恪仙师要让位于他,当即一口回绝,不论恪仙师如何劝说命令,始终坚拒不受。
“两位仙师推让多时,终无了局。最后还是忻仙师想出了办法,说道:‘两位兄长不必再推来攘去的了。依小弟之见,天主之位还是应由轩辕氏传人承继,非如此不能够安服众心。既然大哥不想续弦再娶,那就在教内年轻弟子中选一位资质最佳者收为义子,改姓轩辕,待他修为大成之后,再继受天主之位,岂非顺理成章之事?’
“恒仙师闻言大为赞同,也劝恪仙师过继一名良材弟子。但恪仙师却总觉得洛公子兄弟三人之死,乃是因为轩辕氏福泽已尽,上苍意欲一线天改制革新之故。所以他对过继子弟延续香火之议颇为抵触。
“恪仙师沉思半晌之后,缓缓说道:‘三弟之言虽也有理,却终究不是本教千秋大业长续永存的治本之道。要知人生天地之间,一切皆由父母所授,倘若被迫弃姓改字,做他人子孙,便是有背天道,难保没有后患。况且世事无常,假如若干年后轩辕氏再度绝后,难道还要找人过继不成?那还不如索性让轩辕一脉自我而止,也免得再给后人多造孽因。’
“恒仙师和忻仙师惊异之下忙道‘不可’,都疑心恪仙师神志未复,才说出这般惊世骇俗的话来。当下不敢让他多想多说,找了些无关紧要的话语敷衍过去,便劝他好生安歇,改日再来看望他。
“二位护法仙师离去之后,恪仙师却终夜不寐,在先祖坟墓前苦思冥想。待第二日天光一现,他忽觉心中清明,视野敞亮,困扰心间的疑难瞬间烟消。当即飞往正阳殿,召集各位主事人等,从容言道:‘本座深知众位教友这一百多年来一直在为圣教传承之事担心,好在选任新天主之法本座已然想到了,今日便给诸位一个交代。’
“随后,恪仙师便将他苦熬心力想出来的‘遴选圣童’之制说了出来,并称自此以后,天主选任须依此制而行。满殿教众从未听过这等法度,一时间自是群议纷纭,极力反对。恪仙师不厌其烦,详为解释,终将众人逐一说服。
“不过恪仙师迫于众议,也做了不少让步。按照他的预想,圣童应该代代相续,师徒相传。但马上有人言道,天主新制旨在革除世袭之弊,若是圣童逐代遴选,则难免师徒传位,情同世袭。既是如此,还不如依循祖制来得稳妥些。
“恪仙师觉得此虑甚是,与恒仙师、忻仙师计议之后,改为每隔一代遴选一次圣童。又由此创出圣师之职,位列左右护法之次,专司**圣童。
“还有,恪仙师最初是很反对圣童袭用三位祖师姓氏的。但是教众们一致认为,本教创始三圣功参造化,位及天人,后辈子孙绝不能背弃教祖,自断圣脉,新选圣童既然要拜入三系门下,就必须改姓更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