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tion 18-《悄悄》
第(2/3)页
02.说好了,要陪彼此一辈子。
陆城遇和叶悄饭后散步,叶悄在公寓前的小邮箱里发现了一封来自美国弗吉尼亚州的信件,收信人的位置上填写着陆城遇的名字。
“是你在美国读书的同学寄来的?”叶悄问。
陆城遇摇头说:“不太像。”他心中如有某种预感,急切地喷涌出来。当即开拆信件,里面装的是一封全英文的字迹漂亮又工整的手写信。
陆城遇迫不及待,一字不漏地把厚厚的好几页信纸从头至尾看完,看完之后对叶悄说:“悄悄,我可能要马上动身去一趟日本……”
林秋漪一事,又有了新的线索。
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抗战纪念馆设计抄袭一案,主要的当事人除了林秋漪本人,还有就是那位“被抄袭者”——日本建筑设计师,月岛川菱。
陆城遇在美国读书时,花费好大一番功夫,从月岛川菱这个人身上下手。但是很快他就发现,当初记者曝光的月岛川菱的个人信息十分有限。能够查到的,仅仅只是皮毛,譬如她是日本国籍,她曾就读于美国弗吉尼亚大学。
林秋漪出事之后,月岛川菱这个名字也随着时间被荣城的人们淡忘,没有人想到要去追求更深一步的真相。所有人沉浸在林秋漪抄袭日本设计师的耻辱之中,愤怒地讨伐她,加之媒体造势,引领话题,所有矛头直指林秋漪。
仿佛背后有一只手,不惜一切代价,硬生生要将林秋漪扳倒。
而陆城遇想要找到月岛川菱,当面对质。他试图联系过弗吉尼亚大学的校方,但石沉大海,对方没有给出他任何回应。
陆城遇甚至亲自跑去夏洛茨维尔当地,在月岛川菱曾经就读的建筑学院里企图寻找到一丝有价值的线索,但是他没能有任何的发现。陆城遇甚至开始怀疑,是否真的存在月岛川菱这个人。
他因为自己的学业和工作原因,只在夏洛茨维尔逗留了一周,毫无所得之后,又匆忙地返回学校上课。在离开之前,他曾写下一封信,留在了弗吉尼亚大学的图书馆里。
而时隔三年之后,那封信竟然有了回复,辗转至今,终于寄到了陆城遇现在所居住的公寓。
寄信的人,自称是月岛川菱的博士生导师。他提供的许多信息表明,他曾经所带的学生月岛川菱,就是陆城遇要找的那个人,基本特征都相符合。
而唯一的一点出入,是最大的不吻合之处:
陆城遇所要找的月岛川菱,是一个建筑设计师。而这位美国导师昔日的学生月岛川菱,在校时就读的专业是宗教学,与建筑设计完全搭不上边。
信件最后附有一个地址。
导师说,时间过去已久,无法再帮陆城遇联系上月岛川菱。但在曾经的毕业生留言簿上找到一个月岛川菱在日本镰仓的旧地址,但至于现在月岛川菱是否仍居住在哪里,已无从得知。
尽管如此,陆城遇还是愿意按照地址找去日本。
“带上我吧,这种时候,打死我也不能让你一个人出发。”叶悄眨着眼睛,朝陆城遇狡黠地笑,“不要太感动哦,我就当自己是去度假。”
日本镰仓之行,比叶悄想象中的要顺利。
她和陆城遇在出发之前做了诸多设想,四处碰壁,或者根本找不到月岛川菱。但是经过多次打听之后,他们成功地找到了那个地址。
远远看见那个带着陈旧色彩和历史感的木屋,位于一个小山坡上,门前挂着一个朴素的招牌。
热情的民宿老板娘带他们走到山坡下,指着那块招牌,用生涩的有点撇脚的英语跟陆城遇说:“……就是那里,月岛跟她丈夫……住在那里,一起……开了……一家理发店。”
路边的灌木丛里突然钻出来一只雪白的猫,悠闲地踱步,围着叶悄转了两圈之后又慢悠悠地走了。叶悄看着那座低矮的木屋,忽然觉得豁然开朗,或许面前的路也不见得会那么难走。
令叶悄比较惊讶的是,曾留学于美国,又从全球著名的弗吉尼亚大学顺利毕业,按照她导师的说法,她在校时成绩优秀,前途光明,未想到如今的她在镰仓和丈夫经营着一家小小的理发店。
月岛川菱的丈夫是个画家,两人青梅竹马,如今过着隐居般的生活。当陆城遇把在荣城发生的整件事对月岛川菱提起时,她全然不知,一脸茫然。
“这不是我!”月岛川菱震惊地看着陆城遇提供给她的荣城老报纸,后者在旁边耐心把中文内容口头翻译成英文,解释给她听。
报纸上面铺天盖地,全是关于林秋漪抄袭月岛川菱作品的介绍,月岛川菱再次惊呼:“这些设计图纸不可能是我画的!”
“虽然新闻中的这个人跟我的基本信息一样,显示就是我,但是我对建筑设计领域一窍不通,我弄不明白着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了……”月岛川菱说。
陆城遇简单地归纳说:“有人借用你的身份,伪装成弗吉尼亚大学建筑学院的高材生,诬陷一位名叫林秋漪的中国建筑设计师,导致她身败名裂……”
即便料想到这个事实,当叶悄听到这言简意赅的几句话,有一股凉意从背后升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