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主题曲刚结束小丽已经把芒果干放到嘴边了。 只待画面一变就开始上下牙齿的大战。 “bi~” 眼前的屏幕突然一黑,小丽顿时一愣。 “咦?停电了吗?” “停什么电啊,我把电视关了,刚吃完饭就坐到电视面前,你出去走一走啊,找朋友逛一逛啊,天天缩在家里像什么样子。” 妈妈拿着遥控器站在一旁斥责道。 小丽知道此时不是更自家老妈赌气的时候,赶紧赔笑。 “我看完这个纪录片马上就出去。” 说着顺势拿走了被老妈掌控的遥控器。 老妈摇了摇头,走向饭桌开始收拾碗筷。 “一天天的,一个破纪录片也不知道有什么好看的....” 不理会妈妈的念叨,小丽飞快的打开了电视。 听到熟悉的旁白,小丽松了口气。 “不管是在中餐还是在中文里,神奇的“味”字,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 “除了味道和嗅觉,在华国文化里,对于味道的定义和感知,既源于饮食又超越了饮食.....” “也就说除了我们的舌头和鼻子,能够感知到味道的还有我们华国人的心....” 从广洲到魔都,从香江到内地,高楼大厦与街头巷角,菜市场与高级超市的画面不断交织。 从炒菜到蒸鱼,从煮汤到晒干的腊肉,不同烹饪方法也轮番登场。 在这一组浓缩画面的结尾,本集标题也随着出现。 【五味的调和】 “和全世界一样,汉语也用【甜】来表达喜悦,幸福的心情,这是因为人类的舌尖最新能够感受到的味道就是【甜】.....” “这种物质往往来源于一种物质【糖】......” 在讪头市达濠古城的苏州街上。 阿鸿的食品铺静静伫立在这里。 “对于阿鸿来说,糖不仅意味着甜食更意味着一切,一大早,阿鸿就准备熬糖....” “糖葱薄饼,潮洲著名的传统甜食,阿鸿准备多做点糖葱,因为明天就是当地隆重的节日-冬节.....” 时光大致保留了这座小城质朴的颜色和缓慢的街头。 闲暇的老人们坐在凉亭中,放学的学生擦着单车通过。 这样的画面小丽有些熟悉又有些陌生。 小时候见过,但是随着发展对这股印象已经很深了。 但是正在身后收视碗筷的妈妈,动作慢了下来。 盯着屏幕,眼中闪过一丝追忆。 对小丽陌生的画面,对她却深入骨髓。 “离达濠不远的峡山,阿植的鸭脯店十分忙碌,熏鸭用的木桶里炭火一直在燃烧....” “阿植家一直保持着传统的熏鸭手法,这是阿植从父亲哪里继承的独门秘方.....” 画面中的男人把鸭子从中分开内腹掏空,加入了红糖、五香粉、醋、盐等调料混合的酱汁。 红棕色的酱汁给粉白色的鸭子换了一身新衣服。 遮去了肉腥味,也改变了小丽印象中对于鸭子味觉记忆。 “把腌渍好的鸭子整齐的挂在木桶内壁里,用木炭火烘烤40分钟后,酱料充分浸润到鸭肉内部....” “熏鸭用的燃料是甘蔗渣,甘蔗屑里面有少许的糖分,可以使鸭皮有甜味,也可以使鸭子本身的颜色更深一点......” 换了一身衣服的鸭子在木桶内烘烤,在油脂褪去的同时红棕也成了鸭子的主色调。 肉质肉眼可见的变得紧致,让人能够想象到咬在牙齿间的感觉。 随后一把甘蔗屑撒在炭火上,瞬间冒出来的白烟一下子把所有鸭子都给笼罩住了。 明明刺鼻的烟雾,不知为何却给人一种甜味的感觉。 “充足的阳光和湿润的雨季使华国岭南地区成了甘蔗的主要产区,蔗糖的甜味来自分子中的果糖和葡萄糖,这是太阳光合作用带来的.....” “在蔗糖产地的阿鸿看来,温度是熬糖的关键,过滤后的汤汁需要继续升温,仅靠手指,阿鸿就能准确的判断糖的温度和火候.....” 画面钟的阿鸿手指飞快的在冒着咕噜泡的糖浆中飞快的蘸取。 通过手指的触感来判断是否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了。 这样的熟练往往需要数十年的功夫。 小丽看的目瞪口呆。 这还是人类的手指吗? “糖浆熬的恰到好处,倒入一个广口锅中轻轻旋转,既可以降温,也可以利用离心力挤压出糖浆中的气泡.....”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