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一碗汤饼的功夫-《大隋说书人》


    第(2/3)页

    “做自己便好。做个于天地如同蜉蝣,于蜉蝣如同天地的自己。”

    “小姐,不若坐下来聊吧。”

    红缨这时也提点了一句。

    “……”

    孙静禅看了她一眼……接着对李臻礼貌一让:

    “道长请。”

    “居士请。”

    双方落座后,红缨这个做侍女的很自然的开始了伺候人的活计。

    倒酒,递筷。

    一桌子珍馐佳肴也穷尽了福隆楼厨子的所有手艺。

    俩人相对而坐,李臻目光平静如水,孙静禅的眸子亦是漆黑一片。

    只是带着些许迷茫。

    房间里倒是挺安静的。

    孙静禅是越想越茫然,忍不住再次看向李臻问道:

    “道长真如此想?”

    “想什么?”

    李臻反问了一句。

    孙静禅以为李臻是忘了刚才的话题,说道:

    “人与蜉蝣之比。”

    可谁知听到她的话后,又问了一句:

    “居士想让这人与蜉蝣相比什么呢?”

    “……”

    瞬间,孙静禅无语了。

    看着她那无语的模样,李臻的目光又落在了她面前的纸笺上面。

    想了想,他问道:

    “居士亦是修炼者,可对?”

    “……正是。”

    “虽然之前我对修炼之事不甚了解,可这行走一路,却也知晓。在出尘之时,首当其冲的便是要冲生死关。想来居士也不例外,对吧?”

    “这是自然。”

    孙静禅点点头:

    “生死之间有大恐怖。堪破生死,方能出尘。”

    “什么叫堪破生死呢?”

    李臻又反问了一句,接着不等孙静禅回答,继续追问道:

    “不怕死?无惧死?不贪生?坦然死?还是说再明知道要死的前提下,让自己的生命爆发出耀眼的光芒?亦或者是平静的走进那良夜之中?虽然不知道居士是怎么跨过去的,可在贫道看来,所谓的出尘生死关,并不是让大家堪破生死。

    而更像是找寻到自己生命的意义才对。而居士所问的人与蜉蝣答案,在贫道这便是如此。人也好,蜉蝣也好,世间生灵皆有生老病死,从出生那一刻开始,便踏入了奔向死亡的旅途。二者结果本就是相同,没什么分别。”

    “……”

    孙静禅一愣……

    脑子里回味着李臻这段话……

    有道理么?

    有。

    可问题是这道理……不像是一个活着的人能说出来的吧?

    贪生,这是天底下所有修炼者都会面对的一道天堑。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生死关来临时,要做好全部准备的原因。

    不想死。

    想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