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因为他曾在平江府担任过知府,祖籍又是海州人,所以对于家乡事务,他自然情有独钟。 “茶虽好,不过本王却认为,茂老公在姑苏写的的《石州词》更好。” 说起来秦烈征讨方腊的时候,在平江府姑苏城内,还真看过胡松年留下的那首石州词。 “哈哈,郡王谬赞、谬赞了。”胡松年这会是真的敞开了心扉,他是真没有想到,秦烈对自己这般熟悉,所言所行,句句都说到自己心坎里了。 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与秦烈一番长谈下来,一把年纪的胡松年,就有了这个感觉。 秦烈与胡松年、陈康伯这一天,从白天一直聊到深夜,最后更是秉烛夜谈,直至黎明拂晓,秦烈见胡松年有些熬不住了,这才起身笑道:“今天咱们就先到这里,先睡上一觉,再继续?” “老咯,下官再郡王您和陈长卿(康伯)这个年纪的时候,可以三天三夜不睡。”胡松年打了个哈欠,发出了一声感叹。 “茂老公说笑了,您现在可不能服老,郡王可是说了,下一步四川行省的改革推动,还需要您老的牵头挂帅,我们可都还要听您调遣呢。” 陈伯康这会也是一脸的笑意,今天对于他来说,收获无疑是满满的。 首先他的一些想法和建议,都得到秦烈的大力赞赏,并得到承诺。 其次通过与秦烈的长谈,他与胡松年也达成了和解,尤其是在大理国的问题上,他的意见得到秦烈高度重视。 大理国虽然是个弹丸小国,但这几年与大宋摩擦不断,显然也是看到大宋孱弱,也要分上一杯羹。 不过西川路与大理国接壤之地,都是不毛之地,倒也产生战事。 但是东川路,又叫川峡路,因为与大理国边境接壤,这两年来大小战事打了数十次。 周边十几个县城的百姓,遭到战火波及。 然而川峡路安抚使胡益,却软弱可欺,步步忍让,致使国土沦丧,但他却始终隐瞒不报。 川峡路安抚使胡益的做派,看在陈康伯眼里,那是急在心头,他先后向南边赵构朝廷上奏,但都没有得到回信。 今年入春之后,他又给汴京朝廷上过奏疏,眼看大半年过去,始终是石沉大海,然而今天与秦烈会面,却不想秦烈竟然主动提到大理国的问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