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来自皇帝的关怀-《大宋一品权臣》
第(2/3)页
但今天皇帝的这一番情谊,让周邦彦意识到,皇帝还是念旧情的,这次自己主动请求去外州干一些实事,说不定皇帝想起自己的功劳,自己不但还有机会回朝,甚至还能更进一步。
“那你就去濮州吧,正好接替子扬的职务。”赵佶到底还是有一些文人情节的,周邦彦这样的老臣,他也还是江情谊的。
“谢陛下,那微臣告退。”
秦烈时在大年夜的前一天,离开京城的。
得知秦烈被贬谪无为军编管,满朝文武前来相送的只有秦烈的岳父朱桂纳,以及受皇帝所托而来的周邦彦。
虽然官场相送的人只有寥寥两人,可前来相送秦烈的人,却并不少。
沥沥小雨,寒风蚀骨。
可此刻汴京南门外,却站满前来相送秦烈的士子,这些士子足有数百人之多。
这次之所为会有这么多士子前来送秦烈,正是太学生为首的陈东组织的。
陈东素来佩服秦烈文采,又慷慨激昂,心怀家国情怀,对于联金灭辽的国策,他的态度也反对的,在他看来无论是辽国,还是金国,对于大宋来说,那都是异族。
与异族联盟,无异于与虎谋皮。
秦烈殴打羞辱金国使者,因此而遭到罢官发配,这在陈东看来,这分明是侠义之举。
“秦大人,忠心体国,吾辈楷模。”
“秦大人,一路保重。”
……
打着油纸伞,冒着寒风细雨的士子,见到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在刑部官差押送下而来时,沿街相送的士子,纷纷高呼而起。
“谢谢,谢谢……”
秦烈时真没有想到,这个时代的太学士子,竟然还有如此侠义之举,往小了这是侠义举动,可往大来说,这何尝不是自我思想的一种解放。
国人要是都有这种觉悟,为正义公平而抗争,又哪里会有近代的百年屈辱?
十里亭,周邦彦为秦烈倒上一杯温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