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夏家-《重生就得支棱起来啊》


    第(1/3)页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2008年,羊城已经发展得相当不错。

    人们通常将“北上广”这个称谓挂在嘴边,那代表着三座超一线城市,代表着一种向往,引无数年轻人趋之若鹜。

    这座城市高楼林立,一栋栋摩天大楼高耸入云,它们固然打造出了一派繁荣的景象,却也遮挡了光鲜背后的破败。

    城中村、棚户区,这是羊城这座城市很难抹去的标记。

    是绝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扎堆的地方。

    当然,也不是每一个本地人都当得了房东。

    石楼村。

    与其他城中村没有太大区别,夹杂在城市的某个角落,从空中俯瞰,破败景象仿佛一块牛皮癣,四周被高楼大厦围拢。

    终日阴潮,少见阳光。

    一栋水泥墙斑驳的小楼,楼道口旁边有一根线束凌乱的电线杆,逼仄的小巷只能容单车、电瓶车之类的车辆通过。

    夏家住在三楼。

    六十平方左右的面积,空间被利用到极致,打造出四室一厅的空间,厨房安置在阳台上,占据一半面积,另一半便是卫生间。

    户主的名字叫夏长林。

    夏家老爷子的名字。

    他从三十岁盼到六十多,依旧没盼来拆迁,这辈子已经不做指望。

    倒是苦了儿孙。

    没给他们留下半块好的生活环境。

    小小的房间里,放下一张单人床、一张掉漆严重的小书桌,余下的空间,便仅能走动路的样子。

    既然地面没有空间,便只能从立体空间上动心思。

    所以这张小床是与学校宿舍一样的一米二块宽的铁架双人床。

    下铺睡人,上铺放些杂物和衣箱什么的。

    这样的环境也使得这会儿在床上安睡的少女,绝对不会犯上认床的毛病。

    凌晨时候到的家,睡得正香甜。

    家里今儿个很热闹,在外求学半年未归的女儿回来,夏爸夏妈顾不得一日工钱,夏妈调了休,夏爸歇了工。

    以往中午只是一人吃饭、自顾自的老爷子,    正在厨房忙得不亦乐乎。

    颠勺炒菜,    信手掂来。

    身子骨虽然不太行,    不过这份手上功夫一直在,不是什么厨师,只因为老伴去得早,    给逼出来的。

    现如今家里手艺最好的就数他。

    他也乐意趁还能动,照顾好孩子们的胃。

    平时简单的小菜,    也能被他炒得喷香,    今儿个还不一样,    儿子刚拎回来一只三斤大花鲢,一斤猪头肉,    外加半斤孙女最喜欢吃的大虾。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