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劝降新文礼-《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


    第(2/3)页

    敌军既然敢到城外,定然是有所准备,若是被他们设置陷阱,岂不是损兵折将?”

    对于这些话,陆文龙自然听得进去,他虽然算不上精通兵法,但绝不是铁憨憨,眼下情况错综复杂,自然要多考虑。

    是以陆文龙答道:“也罢,方才是我太着急了,也不知敌军诸主将是何人,先前朝廷大败于南阳,如今还敢出兵抢夺二郡,胆子确实不小。

    但今日我陆文龙坐镇于此,就算是宇文成都来了,想夺城也没那么容易。

    老焦你若要出兵,便让我这柄枪显威吧。”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焦触已经知道陆文龙厉害,这一身武艺确实强悍,也是二人相处的基础,并非过来镀金的废材。

    既然有实力,便对淮安镇守有益。

    看着陆文龙,焦触查看着奏报,思量之后,语重心长的说道:“看来我等遇到对手了,敌将尚师徒,乃是大隋鼎鼎有名的大将。

    我等暂时不要出去,若是敌军强攻,再行突破之事。”

    听得焦触避战,陆文龙有些失望,但这终究是为了淮安城,也谈不上意见。

    是以陆文龙好奇道:“这尚师徒是什么来路?”

    焦触斟酌片刻后答道:“尚师徒乃是昌平王邱瑞之徒,一身武艺极为高强,并且擅长排兵布阵,我虽未与其打过交道,却听说过此人威名。”

    听了这番解释,陆文龙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道:“无妨,若他敢强攻淮安城,自然知道我的厉害。”

    反正也没有交手,自信是必须的。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全无信心,未战先怯,纵然实力不弱于人,最终也会落败,只有全力争取胜利,才有机会成功。

    对于陆文龙的自信之言,焦触笑道:“放心吧,陆将军你实力远胜于我,朝廷主动求战,少不了你出手的机会,朝廷三番两次来攻,但他们必败无疑。”

    二人商议已定。

    但敌军已经兵临城下,他们自然不可能全无举措。

    二人一并来到城楼,调动起兵马防护,亦是给足了尚师徒面子。

    淮安城外。

    大军初来乍到,尚师徒远望淮安城。

    这里便是他此行的目标。

    但他知道此战不易,想要夺回淮安郡,恐怕还要费一番功夫才行。

    没有多想,尚师徒令人就地安营扎寨。

    此刻着急冒进并不是好的选择,伍云召既然敢令二将驻守于此,自然是有其打算和把握,不可能贸然派人于此。

    这二郡对于朝廷可有可无,但是对伍云召却意义重大。

    依靠二郡发展积累,才能尽快拥有对抗朝廷的实力,以期未来。

    若是丢失了二郡,以南阳的限制,就算能够发展,终究是难以壮大。

    天色昏黑。

    尚师徒令人探查消息,已经得到回禀。

    淮安城的防守比他想的严密得多,这焦触和陆文龙果然不是庸人。

    周边无机可乘,似乎想要夺城,只有强行攻取。

    尚师徒除了擅长用兵,他对自身实力也极为自信,并且他手中有几样宝物,使之对敌战力更胜一筹,其实比新文礼更强。

    思量过后,尚师徒自顾自点头,喃喃道:“那就明日试一试淮安虚实。”

    目光回到淯阳城……

    之前因为大火久战,精疲力尽昏迷的新文礼可算是醒过来了,他被关押在淯阳大牢中,目光坚定的望向前方。

    很快,薛仁贵二人便赶了过来。

    作为定彦平的徒弟,新文礼对朝廷自然是忠心耿耿,哪怕深陷于监牢之中,也没想过委曲求全,大不了就是一死而已。

    只是对于一员猛将而言,没有死在战场上,却死在监牢之中,有些讽刺。

    可是为了维持大义,他只能如此选择。

    薛仁贵留下新文礼,自然是想要招降。

    虽然伍云鹤手下人才济济,并且能够不断地召唤,可其他人并不知道此事。

    走进监牢之中,还是那阴冷潮湿的感觉。

    薛仁贵脸上带着淡淡微笑,昨日大胜真是令人全身上下都爽了。

    经历了这场大败,恐怕朝廷有段时间不敢冒犯淯阳。

    很快,薛仁贵看见了新文礼,一副神游天外的模样,完全不在意他们。

    人生于世,总得有些坚守。

    薛仁贵自然也明白,但他更清楚一点,那就是人的想法是会变的,有些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没有谁能够一念至死。

    若是直接战死也就算了,真来个十年数十年,谁能保证完全不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