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5、名士榜第一(求全订)-《从民国开始的诸天(从白鹿原开始的诸天)》


    第(3/3)页

    是礼部尚书贾曾。

    唐代,三品以上着紫袍。

    长安集市上早就有偷偷贩卖当朝权贵的画像,白贵也买了一份,古人虽说讲究画画写意,但写实的画不见得差,他略加猜测,就认出来了两人身份。

    一个是吏部尚书天官,掌栓选之事,另一个是礼部尚书大宗伯,掌办理学校、科举之事。

    由两位宰相主考,极为合理。

    宋璟性格是比较霸道的,且和李唐皇室交好,曾力荐让太平公主前往东都,免于后宫干预。

    故此宋璟和李隆基这个太子交好。

    事实也是如此,李隆基登基后,开元盛世就有宋璟这个宰相的功劳。

    所以白贵在说两首青词能否让吏部天官温卷,而不是礼部大宗伯温卷,原因就在于此,贾曾虽是礼部大宗伯,但在进士科的评定上,权力不一定有宋璟厉害。

    并且他知道历史,李隆基取得了最后胜利,那肯定是毫不意外的押宝李隆基。

    虽说后来贾曾仍然位极人臣,他和太平公主没太大牵扯,但这件事与白贵无关。他投递给宋璟,让宋璟温卷,相当于投靠了李隆基这一队。

    一种给李隆基的表态,站队!

    “这位就是白美和?”

    “听说他的书法让可大(钟绍京的字)爱不释手,金仙公主让他品鉴白美和写的诗词,他可倒好,将这诗词收了起来……”

    “这几日,金仙公主跑到官家那里告了几次状。”

    贾曾笑着说道。

    他也感知到了白贵的目光,不过他并不知道白贵曾经拜托李隆基让宋璟这个吏部天官温卷,这只是一句暗示的话,打着机锋。白贵的两首青词亦在李隆基那里,没直接给宋璟,但手抄本,政事堂的宰相们还是都有的,不曾缺漏。

    “可大最喜好书法,他有王献之、王羲之、虞世南真迹数百卷,见到白美和这自成一家的书法不可能不见猎心喜……”

    “不过估计可大摘抄临摹过后,就会还给金仙公主。”

    “毕竟这是写金仙公主的诗词,他不好擅自留下。”

    宋璟慢吞吞的说道。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