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仙人摘豆-《从民国开始的诸天(从白鹿原开始的诸天)》


    第(2/3)页

    例如1868年清廷和阿妹肯国在《续增条约》中的第七项规定,就是阿妹肯国人可以在华西洋人居住的地方创办学堂。

    周元这里的没文化也是要打上引号的,只会一些四书五经现在看来也不算是什么有文化了。

    “请西席读书难道不算有文化?”

    白孝文吃了一惊。

    这么一说,他貌似就和文盲差不多了。

    “不一样的!”

    在一旁学着骑马的白贵摇了摇头,“许多出国留洋回来的留学生是不肯娶家里操办的婚事,那些订了亲的姑娘家未必没文化,只是不是西洋文化,和他们聊不到一起去,想必周兄尊父也是这样想的,如今但凡稍有家资的人,都会让家中子弟出国留学,回来之后……”

    他顿了顿,“地位高!升官快!”

    比如在1871年,曾国藩和李鸿章曾经条拟的《奏选幼童赴美肄业酌议章程折》中提出:“十五年后,每年回华三十名,由驻洋委员胪列个人所长,听后派用,分别奏赏顶戴、官阶、差事……”

    还有1904的《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等等,都给与了留洋归来的这些留学生极大的便利,只需一定的考核,就能任官。

    所以有条件的,拼死拼活也要让孩子去西洋留学。这时候去欧洲列强留学是第一等,是阿妹肯国留学是第二等,去东瀛留学是第三等。

    “是啊,我父亲也是有这方面的考虑。”

    “所以才让他去雅阁女学去读书。”

    周元顿了顿,沉吟道。

    有一方面他没说,想让他的妹妹嫁个好夫婿,这去女学读书无疑是增了一道履历,今后谈婚论嫁的时候,门槛可要高上不少。

    一些女学到了后来,就完全成了官太太的预备学校。

    一毕业,就遭到哄抢!

    哪个大帅不娶一个女学生,就好似平生矮了别人一头。

    “我听我爸说,在城里都有好几起弃婚的案例了。那些被悔婚的女儿家也受不了别人指责,死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