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9 常识未必是常识-《贞观三百年》
第(2/3)页
将心比心,廖十两完全不想过那样的日子。
“那……委员,我这就去安排他们。”
“照章办事,先安排在临时招待所,管两餐住处,登记之后,看他们有什么技能的,再报给讲习所。”
“明白。”
有了一条底线,做什么就有了底气。
对逃难的人没有挑三拣四,或者“祸水东引”,这就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上位者。
此时安仁镇的“新义勇讲习所”,已经开始筹备秘书办公室,王角原先因为身旁有大小老婆,很多事情甩给她们做,就轻轻松松。
现在换成了彭颜料他们,就诸事不易,大多都要自己来折腾。
好在自己穿越前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应用文伸手就有,做好了范本,本地只是读过几年书的,照着学,也能有模有样。
因为“学兵”很多,所以临时还创办了一个夜校,除了提升“学兵”本身的学力之外,也顺带给本地的佃户子弟扫盲。
往西百里的耒阳县,城区已经开始义务教育,而在这里,算得上帝国的核心地带,竟然还有大批大批的文盲。
哪怕是廖十两这样的佃户子弟英杰,也只是说是有些见识,认识几个字。
让他们看一篇社论,只能看个囫囵。
安仁镇大多数适龄青年,都有阅读障碍。
这不是天生的,而是人为的信息阻塞,加上缺少文化教育,导致的直接后果。
总算问题不大,夜校的连续高强度学习训练,再加上高强度的刷卷,什么阅读障碍都被击碎。
连原本的写作障碍,都是不复存在。
或许写得不好,没有文采飞扬。
但是一天发生了什么,还是能记录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王角之所以感触这么深,那是因为穿越前理所当然的技能,司空见惯的常识,其实并非凭空出现的,没有稳定的社会,没有良好的教育制度,那些精致利己者们口中的“常识”,压根就不存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