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武举策问结束,就只剩下了最后一项,军论。 军论讨论的是古今战例的胜败得失,今岁武举考了两个战例。 分别是韩信的井陉之战与赵括的长平之战。 这两个战例有各共同点,那就是都粮草短缺,防守方贸然出击,最后成就两位军神的不世伟业。 但经过与结果却完全不相同,其中井陉之战是进攻方粮草不足,韩信远征千里,粮不足十日,结果防守方赵王贸然出击,兵仙韩信背水列阵,以弱胜强取得空前大胜。 长平之战则相反,是防守方赵军粮草不足,赵括临危受命,贸然出击,被白起屠杀四十余万。 今日军论,就是分析其中得失。 兵者,国之大事也,不可不察。 试问通过有限的军事力量,百战百胜能否以弱胜强,最终创造一个伟大的盛世? 张瑞的看法是可以,贞观之治就是只用了少量的军队打出了偌大的疆土,打出了大唐的赫赫声威,造就了李世民天可汗的声名。 同样赵国名将李牧,在长平之战后,也带领赵军一次次击败如日中天的秦军。 但不曾想,除了几名游侠,几乎所有考子都一模一样的态度,坚定予以否决。 《孙子兵法》中的慎战、不战成为众人一致的观点。 尤其徐庶,观点鲜明的表示,右将军府壮大到如今这一步,并非靠战争打下的偌大疆域,而是靠政通人和,靠民心所向,靠众望所归。 就差总结出来,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了。 认为孟侯从孟县起兵,但经历的战事在乱世中并不算多,大规模的血战应该也只有潼关一战与西河一战,各动用了近五万的军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