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4章 胆心反射-《全科医师》


    第(2/3)页

    米特里发出了一系列的口头医嘱,呼吸复述了一遍,接着很快就执行了医嘱。

    “怎么回事?”刘牧樵很少遇到这种情况,手术好好的,怎么就血压降下来了呢?

    “胆心反射吧。”

    米特里可没少见过这种情况,心率下降,血压下降,在麻醉科这是经常发生的事。

    “上来了。心率64次/分钟,血压103/70mmhg。可以继续手术了。”米特里很平静,没觉得发生了什么大事。

    刘牧樵看了一眼米特里,心里想,这个人找对了。

    “米特里教授,你现在的班是怎么上的?”

    刘牧樵没有具体过问过外国人是怎么排班的,这些都是高健具体安排。孙涛过问。

    “我每周5天班,3个白班,两个教学班。周六、周日休息。当然,有特殊情况要加班的,加夜班,第二天补休。”

    米特里的排班,和在瑞士普林斯医院是一样的,外国人讲究生活质量,加班,对于他们来说是相当的痛苦。

    在我们国家那就不同了,医生虽然是知识分子,但加班那是常事,并且是随喊随到,哪怕是半夜三更,或者过年过节,很少有补休之说。

    也不是不想补休,医生很累,很希望有机会休息,但是,加班的次数太多,根本补休不过来,以至于医生根本就不记录加班的事。

    反正,作为下级医生,一年356天,能够不查房在家休息的日子,可能不会超过10天。

    高年资医生好点,但是,遇到会诊、抢救,他们就谈不上规律了,任何时候都可能从被窝里叫起来。

    孙涛专门提醒了麻醉科主任何巧,要照顾外国人的习惯,米特里的排班严格按照劳动法,并且,半夜三更的抢救,尽可能不要惊动他。

    刘牧樵听了之后,也满意这种安排,特别是他有两天的教学班,可以带出一班人来。

    刘牧樵聘请米特里教授,并不是要他做多少台手术,而是要他多带学生,即使何巧,也还有提高的空间。

    门开了。

    办公班护士进来说:“办公室打电话来,要紧急借用米特里教授,附属一医院有台手术出现麻醉意外,需要支援。”

    “那这里怎么办?”米特里教授现在的岗位在这里,他首先必须完成本职工作。

    “这里由何巧过来接替。”护士通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