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6章 他是不是有些飘啊-《全科医师》


    第(2/3)页

    21天,病人的血细胞稳定了,保持在正常水平,不再上升。

    也就是说,21天,病人正式痊愈!

    这可是不得了的成绩。

    潘涛又帮5个患者进行第二批实验,他不准备等,等第二批术后10天,他帮第三批10个人移植。

    等到了第二批痊愈的那一天,他又给剩下的16个病人进行移植。

    这是潘涛院士进行的首批32例实验。

    全部成功,没有发生一例排异反应。

    这是一个伟大的成果——不过,加伟大两字,还必须有另外一个前提,他必须有足够的无免疫标记的骨髓干细胞。

    这是一个问题。

    第一批32个病人几乎把他的骨髓干细胞耗尽——他留下了一株做种子,继续培养。

    培养的周期有点长,也不是无限制的。

    他算了一下,即使节约用,每一单位的骨髓只能用半年,治疗2000病人左右。

    潘涛在津城一院一年收治的白血病病人,大约是3600人左右,安泰医院未来的前景肯定要光明,他的目标是收治6000到7000人。

    因为白血病人最短的住院周期是30天,那么,一年收治6千到7千人,确实需要300张床位。

    潘涛在津城一院每年是3、4千病人,他拥有的病床是500张,主要是病人住院周期太长。

    现在缩短了住院时间,安泰医院准备300张床位,基本上可以满足需要。

    “刘牧樵,问题来了,骨髓不够用啊。您门路广,可不可以每年给我提供两三个骨髓?”

    这一天,潘涛的论文发表了,中华《血液病学》期刊刊登了蟠桃的论文,并且是冠以“特约”俩字,他来向刘牧樵汇报。

    本来,他准备和刘牧樵合作写这篇文章,刘牧樵拒绝了。

    “我不要冠名,更不要说我是骨髓提供者,你要保密。”刘牧樵当时就这么说的。

    今天,他把文章拿来给刘牧樵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