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苏雅娟的水平-《全科医师》


    第(2/3)页

    为什么呢?老罗自己认为,他活到90多岁应该没有问题。他不是瞎猜,是有根据的。

    他爷爷88岁死的,他奶奶87岁死,他父亲86了,还活着,母亲才死了5年,也上了80岁。

    基因好啊!

    他们上一辈人,生活这么清苦都能活到80多,到了他这一代,吃得好、住得好、医疗条件更不用说,加上吃过这么多羊肉、狗肉、野猪、野鸡、鳖、龟,等等,滋补的东西吃过很多,活到90多岁,应该不成问题。

    他觉得苏雅娟不错,一摸脉就断定自己能活到90多岁,印证了自己的猜测,这样的医生好啊!

    谁都喜欢听顺耳的话。

    顺耳的话才是真话。

    曹公之所以认定苏雅娟不错,觉得她才是大医的水准,是因为她不刻板,不教条,能够因人施治,说到了他心坎上了。

    其实,苏雅娟也不是完全顺从病人,尽说好话,而是她读懂了病人心理学,弄懂了治病的基本法则。

    除了炎症、器质性病变,其他功能性病,心理治疗是很重要的。

    老年人这里痛,那里胀,今天手指麻痹,明天头晕,大多时候,这些都是功能性疾病,最需要的就是心理治疗。

    可以说,药还没吃,他们的毛病就好了一半。

    再加上苏雅娟开的古方也确实有效,对症状的消除效果良好,可以预测,等他们吃了几剂药之后,会大为惊奇。

    腿不痛、腰不酸、吃饭香、睡觉好。

    苏雅娟对每个老人的要求看似不同,实则大同小异,无非就是鼓励老人多晒太阳,增加钙的吸收,舒张经脉,出出汗,杀杀菌;其次是多吃水果、蔬菜,少吃含油脂、碳水化合物,补充维生素和蛋白质;多运动,多在户外活动;多看书、听音乐,找到自己喜欢的文娱活动。

    这些,都是大众的养生知识。

    苏雅娟没有重复,而是巧妙地用不同表达,对他们提出来看似不同,实则一致的养生法则。

    当然,重头戏还是她的古方,这些古方确实有治疗作用,或者辅助作用。

    看完病,老人开始问孙涛了。

    “孙涛院长啊,在市一医院,感觉如何啊?”

    李老问。

    这个李老不是那个李老。

    “还行吧。”

    “还行?我信你个毛!你以为我不知道市一医院的情况?我儿媳就是市一医院的内科医生,他们原先对你的期望值很高,谁知,你一去,就连着几次受挫,你提出的治院方略都被何高虎之流否定了。呵呵,这就是行政这条路的艰难,你懂了吧?”

    “李老,您有什么良策?”

    “良策?毛线良策!还不是随波逐流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