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教学手术-《全科医师》
第(2/3)页
刘牧樵被泼了一瓢冷水。
“足球就算了吧。你还是来做正业吧,我保证你,这两天,可以爽个够。”
刘牧樵出发了,他和苏雅娟坐高铁去了京城。
孟飞云亲自到高铁站来接,当她看着苏雅娟同行时,愣了三秒,心情也变得灰暗起来。
不过,她还得热情地和苏雅娟打招呼,这是未来的弟嫂,要和刘牧樵保持良好关系,就必须和她保持姐妹关系。
孟飞云开的是宝马x5。
刘牧樵不理解,一个女人家,为什么不买轿车?一个这样的大家伙,在京城有什么地方让你去野炊、探险?
这家伙烧油和喝水是一样的。
“今天这台手术,本来是我主刀,龙老师在一旁指导,但是,有点难度,由你来做指导手术是最好的。”孟飞云一边开车一边说。
“做vilishi术还是简易术?”刘牧樵问。
“就看你决定了,能做vilishi是最好的,我们都想学会vilishi术。”
“好吧,那就做vilishi术式吧,我估计,用2、3年时间,你应该是没有问题了。过去之所以很少人做vilishi术式,就因为没有老师教,而靠自己摸索着做,难度比较大,很多人中途放弃了。”
孟飞云惊喜地说:“你说我能学会?”
刘牧樵说:“没问题,这是肯定的。”
边聊边开,不一会就到了京大附一院。
京大一院的手术安排在白天,京大二院那台手术则安排在晚上。刘牧樵又将是一个通宵。
两台手术中间只有一个多小时的休息。那还不能有意外。
第一台手术,孟飞云等几个做一二三助手,苏雅娟也上台了,她做四助,其实除了拉钩就是看手术。
因为是教学手术,除了孟飞云等几个上台的,其他人则集中在示教室里观看直播。
京大一院这样的大医院,医生的水平之所以提高得快,主要就是学习的机会多。
学术会议多,老师的水平又高,还经常有手术直播,只要是有一点上进心的人,想不进步都难。
这几点,下面医院,特别是二级医院,基本是不具备的,他们学习的方式就是去进修。
但是,一辈子,能进修几次?
大多数就是一次而已。
一辈子进修一次,绝对是少了,几年后知识就老化了,再进步就需要参加学术会议和自己看杂志、专着,更多是自己摸索。
这就是差异。
当然,还有一个差异,那就是大医院看到的病种更多,疾病难度更大,也就是说见识更广。
刘牧樵从开腹开始,每做一步,都会口述一下,即便是最简单的血管结扎,剪缝线,他都不放过。
这对于年轻医生来说,这种手术教学,收获是最大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