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古方-《全科医师》


    第(3/3)页

    真正要出成果,一般都要20、30年之后。

    高铁上的位子,并不在一起,刘牧樵是4车厢11排a,苏雅娟经过反复兑换,最后终于坐在了b号,和刘牧樵挤在一起。

    “刚好有空,你记录一下,我教你10个处方。”刘牧樵说。

    苏雅娟很高兴就拿出自己小笔记本电脑,10寸的小屏幕。

    “我们先研究一下头痛的处方。”

    “好好,头痛的病人,占了神经科的四分之一的病人,这个市场大。”

    “是的,头痛的几个类型,就很繁杂,血管性头痛,丛集性头痛,紧张性头痛,药物性头痛。这是几个最常见的,我这里有10个古方,可以拿下这些头痛。”

    “噢,一个血管性头痛拿下来了就很不错了。”

    刘牧樵报了10个古方。

    “咦?10个处方中,没有一个有麦角。”

    血管性头痛,现在的特效药只有一个麦角新碱,而这些古方里,竟然都没有麦角成分。

    “也许麦角并不是什么好东西,它有强烈的收缩血管的作用,对脑部供血有影响,所以,古方中不用麦角。”

    “有可能就是这个原因。”

    “这次先给你10个处方,等你摸准了这些处方之后,再给你10个,我的目标是,给你3千个处方研究。”

    苏雅娟吃了一惊。

    3千个处方,真的会撑死。

    钱昊和钱家福,都只有5个处方,根据病人的辩证,5个处方灵活运用,他们就已经足够了。

    不过,刘牧樵给苏雅娟3000处方,不完全是看病,而是要她研究。

    刘牧樵脑子里有3万个处方,但是,3万个处方是不可能让谁传承的,因为,也传承不了,人的脑子总是有限的。

    3000个,对人来说,已经是一个极限了。

    他准备从3万个古方中,找出3千个最实用的,最有疗效的。而那些专门用来占脑容量的就不要了,还有一些,相对西医来讲没优势的古方也不要。

    这样,挑选出3千,也就差不多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