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东北硝烟上-《大时代的中华梦》


    第(2/3)页

    洋浦港素有“水深、避风、回淤量少、可利用海岸线长、天然深水良港”之称。当初选择这里作为军港就是看重了可利用海岸线长的优点,并且这个军港还是华夏海军最大的造船厂。

    为了保护这么重要的地方,从建造初期就开始修建305毫米40倍径的巨型岸防炮台。要是十门八门的也就算了,海军部当时小心翼翼的向韦珣说要建造最少六座岸防炮台,以此来保护军港要地的安全。

    韦珣看了之后觉得这海军有点小家子气了吧?尤其是当时韦珣害怕脚盆鸡的联合舰队会趁着华夏海军没有实力的时候打击军港的船坞,所以直接要求海军规划二十四座炮台。

    他克虏伯不是要研发经费吗?我给你经费,但是你得把研究过程中的火炮要低价卖给我。

    结果克虏伯一听还有这好事,于是研究中本来是设计然后制造,试射再修改,变成了同时进行几个方案。原本只计划制造二十四座的炮塔被克虏伯强行增加到三十四座。就连高雄基隆两地都各有十座炮台。

    效果自然是显著的,现在德国人的305毫米舰炮性能比和英国人的不分伯仲。

    最后海军拿出的方案又是大沽口那一套,韦珣看了直摇头,直接就把程璧光等人叫过来训斥一番。还是他又不知道一般炮台怎么设计,可是他知道自己未来的敌人海军实力有多强大,于是担心炮台被摧毁就开始假想堡垒型永固炮台。

    整个炮台堡垒是半圆形半封闭结构,外部由钢筋混凝土然后在中间用上十二厘米厚的克虏伯钢板强化炮台防护能力,后面又是一层钢筋混凝土。炮台内部上下三层,分别是最底层的弹药库,中间是机械装弹机械,最上方是一门可以全方面转向的火炮。

    但是海军哪里会造这样的玩意,好在有韦珣给出的草案,海军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尝试建造了几座实验性质的模拟炮台之后总算弄出了最终版本。

    韦珣看了一下不就是被咬了一口的馒头然后在馒头上扣出射界?不过韦珣很满意,反正他是不懂岸防炮怎么建造的,只要能打能抗,管他什么样子。

    整个洋浦港从新扬到排浦,整个洋浦湾呈口袋状在两岸被布置了三十四座炮台,分别新扬和排浦布置了七座炮台,四座被布置在黑岩到新基;其余炮台以大概一公里左右的距离平均分布在岸上。

    这样布置的目的主要是防止敌军战舰通过大口径舰炮向军港炮击,毕竟目前联合舰队的最大口径舰炮也才305毫米,最大的射击范围在11公里左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