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真传一句话-《德云小师爷》
第(2/3)页
一口大气耗尽,孔芸龙将四百多字的大段贯完,脸也憋得变色儿,这是到了极限。
胡炎一看时间,一分多钟。
按使活儿的要求,他的语速倒是可以。
只是掉字儿、吃栗子的情况很严重,这不行,还得再试。
“你一口气停在‘醋熘肉片儿’这里试试。”
“你停在‘软炸鸡’这里试试。”
“你停在‘清蒸哈士蟆’这里试试。”
“……”
“你停在‘江米酿鸭子’这里试试。”
胡炎听完一遍,便吩咐一声,孔芸龙跟着再试。
转眼,贯口的字数,已经从四百多,一路减到七十多。
而使活儿的时间,也从近百秒,减少到了十几秒。
孔芸龙自己使活儿,感触最深。
词越短,气就越足,使起来的感觉也越舒服。
谁料,胡炎听完最后一遍,依然摇头道:“到这节奏,不掉字,也清晰不少,但你剩下的气太多,很浪费,试着加大一点音量,咱字儿少,把气势贯出来也算一种味道。”
孔芸龙点头,稍微酝酿,又使了一遍。
这回胡炎终于笑了。
“有点意思!李老师,你就在这儿给他加一个捧哏的节奏。”
“好。”李青应声提笔在纸上加词儿。
节奏一摸清,后面的活儿便快多了。
爷仨分工合作,仅花了个把小时,便将《报菜名》的大气口全部归置完。
把李芸杰找来,哥俩当面再从头到尾使了一遍。
节奏是不可能熟练的,但胡炎还是很满意。
“不错,就按这个节奏来,回头你俩多溜溜。”
“好的,师爷。”哥俩拱手。
胡炎又道:“大气口叫‘换气’,如今这个没问题,我再跟你说说‘小气口’,也就是‘偷气’的门道。所谓偷气,就是不发出声音的吸气,让我们的活儿使得连贯,观众得听更舒服。”
在场之人,李芸杰是学过戏的,多少懂点。
另外俩位还得算门外汉,听闻点头。
“戏曲门会利用乐句断续、乐器伴奏的机会偷气,我们能用的法子,没人家那么多。我反复琢磨过,有几个比较好用的。”
胡炎站起来,比划道:“头一个,就是‘胸腹式呼吸’,笑肌一提,横膈膜一扩张,气息就已经被吸入体内,不会有声音。你分别用嘴、鼻呼吸,再跟胸腹呼吸,对比看看。”
见孔芸龙有些懵,胡炎再道:“芸杰帮他,”
“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