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看《窃国大盗》-《窃国大盗》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从去年开始,这本书已经写了大约一年,每次更新习惯性的瞄了下收藏,最近的成绩是八千三百,这个数字看上去貌似不小,不过因为更新和vip的关系,真正跟着订阅和看盗贴的书友最多两千人,比起许多大佬来,这个数目很寒蝉,但个人倒也算满意了。

    这里预先估测以下,本书写到这里,大概已经算是完成了大半,架空小说这种坑很磨人,按照本来的计划,我是准备7-80万字就收工,老实说我这个人比较懒惰,同时还有点完美主义,所以写得太长恐怕不堪重负,为网站计、为读者计,也为自己着想,还是短一点的好,但是随着卷目的拉开,有些东西就很有点收不住的味道,所以屡次修改大纲,按照最近的计划,这本书篇幅大概暂定位一百一、二十万字的样子,那么按照现在我的写字速度来推算的话,在焦灼和愤怒中等待的读者,以及文债累累的作者,将在四、五个月内同时解放。

    忽然感觉有点好笑,如果这番话被传统的出版界人士看到,多半会“惊诧莫名”,说一百几十万的书还叫“篇幅短”,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但在这里却丝毫没有开玩笑的意思,就眼下网络文学的现实来看,类似的架空小说一般都在两百万言左右,所以相对来说一百多万字应该算短了。

    就我个人的角度来讲,写这本书是很后悔的,非常后悔,架空吃力不讨好的题材。和其他类别不同,虽然是yy历史小说,但写起来也非常费劲,总的来说有几件事情麻烦:首先就是翻阅大量的历史资料,查找人物和事件;其次就是寻找历史地图,策划战争;再次就是进行加工,从历史资料中推断当时的政治形势,从一些正传、野史、笔记中揣摩人物性格,当然,这里小说,里面的人物大多还是我个人的臆断。

    这本书缺陷很多,很多错误和漏洞读者指出来了,也有很多在写过之后被自己发现,不过现在我都懒得改正,一个是没什么必要,二个错误也算是一种经历,留下那里当纪念好了。不过有一点个人还是有点自信,那就是这几十万字很少有灌水和废话,也很少夹带自己的私货,我大体上还是约束住了自己,尽量不把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带入书中——这个意思就是说,事情都是按规律发展的,包括主角和配角的思想和行为,在适当的时候作出适当的选择,该屠杀就屠杀,该独裁就独裁,不怎么掩饰,力图在创造最合理也最接近真实的画面。

    以前主要是写都市类,为写这本书,曾向许多架空作者请教过,其中不乏名家,比如酒徒、淡墨、奥斯卡、紫钗恨,得到两个结论,一个观点是架空历史小说的重点是写历史,力图营造一个崭新的、历史上没有的、非常之宏伟壮观的历史画卷;另一个则是以历史为道具,全力打造主角,两者观点截然不同,相互本末倒置,这里我选择了后者,《窃国大盗》的重点就落在人物身上,相信看过这本书的读者应该都能明白,这本书的历史氛围是相当差的,至少很难在文字中体会到十七世纪中国社会的生活气氛和文化氛围,换句话说就是缺乏“场景带入感”,这里表示抱歉,之所以没有做到这一点,一个是因为作者是架空生手,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另外一个就是本书的重点不在这里,所以口味挑剔的读者未免会大失所望。

    在很早的时候,就有读者惊异的提出过,这本书女性角色很少,而且着墨不多,基本上大多是走个过场就完,这个问题确实有趣,数了数全书七十多万字居然只有两个女人,而且都只给了一到两个场景,几十句对白,看上去既单薄又苍白,这里说明一下,实际上在我原来的构思中,吴阿珂是个分量很重的人物,也设计了不少情节,不过后来在写的过程中却慢慢删除了,因为就本书的风格来看,大体上还是严肃的——语言风格稍显诙谐,但内容确绝对严肃,以军事、政治、外交为主,没什么感情戏可言,所以个人以为写这个会影响主线,使线索模糊不清,到底一个政治家和军事家大部分人生是在办公室和军营里,而不是在女人的胸脯上,所以为了保持作品的清晰和简练,有些东西是必须被割舍掉的。

    前面说过,这本书有许多缺陷,这里再具体说说,实际上本人也认为书中许多情节是不符合实际的,比如说偷袭北京,另外还有救济百万流民,如果按照严谨的条件来做,依书中主角的条件,是无法做到或者是很难做到的——这类情节上缺点在架空书很常见,可谓比比皆是,窃国当然也不会例外,而就算后续的发展情节中,也有不少理想化的东西,比如“百万民团大编练”,这个东西在当时也是绝对无法做到的,但是这是架空,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仅仅是小说,所以还请大家勿要钻牛角尖,我个人认为小说的中心任务是塑造人物,其他一切历史背景、社会条件包括战争等等,都是为描绘主角而服务的道具——至于道具本身是真是假,那是不重要的。

    林风是什么人?他穿越之前是做什么的?什么职业?什么身份?这一点比较模糊,笔者不打算去说明,不过这里可以说的是,尽量把他想象成一个普通人,一个生活在你身边的、一个二十一世纪最普通的路人,本书中并没有把他写得很有才能,实际上在很多角度都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笨蛋,而之所以取得成功,一多半是运气(无奈,主角嘛……),另外一半是迫于形势,在危恶的形势中慢慢接受锻炼,逐渐成长。这里我坚持认为世界上是没有天才的,大凡英雄人士之所以成为英雄,与此同理,一多半是运气,另一半是锻炼成长。

    如果说相对于其他类别的架空,本书有什么独特的地方的话,大体上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主角根本不懂科技,也从来没打算去炼钢铁造玻璃之类,完全用现有条件去干,另外一个就是本身优势被大大缩小,他所预知的历史轨迹被划上了一个中止符,当康熙死亡之后,一切都成为空白,一切都得从头来过——这也是本人颇为得意也非常头痛的事情,因为这意味着不能偷懒,许多事情得慢慢推理。

    有一位龙空书友说,这本书的人物描绘有很大缺陷,具体集中在主角和文官身上,比如李光地、陈梦雷等,相对来说武将稍好,这里解释一下,读者之所以觉得武将面目清晰一点,是因为战争描写的缘故——众所周知,战争是人类所有行为之中最为激烈的一种,最真实的感情、最狰狞的面目在一瞬间猛烈喷发,所以作者能够寥寥几笔,描绘出一个人物——举一个例子,比如第三卷的清军将领朋春,这个人我只给了一句台词:“朋春不降”,反复说了三次,但是最终的结果颇为令人满意,因为人物的形象出来了,读者看得明白,作者写得满意。

    与此相反,文官则难得出彩,这是因为这本书没怎么具体写集团内部的政治斗争,没有写政治集团里的勾心斗角,实际上按照线索推理,这种事情应该有,至少应该存在临济县就跟随林风的“老臣系”,比如赵广元、刘老四、杨大海等等,之后还有“辽东武将系”,比如马英以及众多骑兵将领,还有清廷留下的“降官派”,此派人数众多,组成也更加复杂,而除此之外,甚至还存在各大财团的代理人、直隶、辽东大地主势力代表等等——这些情节本书大多略过,唯一模糊的落笔就是林风屡次刁难周培公,但那只是维持君权需要,尽量避免落下政治斗争的痕迹,这里是出于读者阅读快感方面的考虑,不是不会写,而是不想写,因为太阴暗、太龌龊,同时也太复杂,太模糊。

    没有了政治斗争,文官出场的时候那就只能一本正经的请示汇报,然后稍微发挥,所以看上去形象模糊,仿佛千篇一律,一个模子倒出来的老先生。当然,作者将尽量努力,把文官人物的形象丰满一点。

    至于说主角的形象模糊,那恐怕就是错觉。作为一本小说的中心,主角的形象当然不能面具化、模式化,应该显得非常复杂,随着情节的发展,他应该有时候很理性,有时候很冲动,有时候很冷血,有时候很天真——这种变化绝对无所谓矛盾,因为人本身就是复杂的,如果很容易或者一下子明白一个人——那这个人还能算人么?!

    我所希望的主角,是看上去模糊而不真实,同时有血有肉的人——这个视角往往与自己审视自己相似。

    趁着五一长假,赶稿的同时也写个外篇,说说写作经历以及一些经验,与同道共享,不喜欢看这类外篇文章的书友大可跳过,不过最后还是忍不住想问一句,您对《窃国大盗》这本书看法如何?!

    希望不要太打击才好。笑~~~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