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破阵-《挑灯看剑》
第(2/3)页
岳飞举杯,缓缓一饮而尽,轻轻吁出了一口气:“错非如此,岳飞十余年来出生入死,可就真的是不知所谓了……”
何铸张了张口,却终究只是叹了口气。
岳飞所说的,并不是空穴来风。
他也深知临安官场的习气,是何等的不堪。
只是他与岳飞不同的是,他比在外征战日久的岳飞,更明白造成这种局势的关碍。
并不是天下读书人,真的就这么气节尽失。
只是秦桧当国十余年来,从科考到用人,无不以他自己的那一套来主持筛选,与之不合的,一概摒之不用,甚至朝堂上原本那些有所坚持的臣子,也绝大多数被其降职贬官,投闲置散,反而是那些善于对他阿谀奉承之人,往往破格擢用,骤得高位,此消彼长之下,临安城里的这个小朝廷,精于观颜察色、钻营奔走之人倒是占据了大半,也正因此,昔日其实人人皆知岳飞之案本是冤案,却是除了自己之外,再无半个文臣为岳飞辨上一字半句,倒是险些将冤案办成了铁案。
只是何铸却无意与岳飞在这上面纠缠争辩,他微微皱眉,说道:“是以鹏举因此痛定思痛,希望能以武将代文臣,夺得操执国是之大权?”
“夺权?”岳飞讶然说道:“何大人何出此言?”
何铸手按桌边,慢慢站起身来:“此次鹏举大力支持包大仁推行那两项捐赋,难道真的不曾存有这样的念头?”
“当今天子官家推崇元佑之治,而鄙弃荆公新法,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此时天子官家出征在外,鹏举以一介武将镇守监国,本应是安守现状为己任,而今鹏举竟冒天下之大不韪,支持那个戏子出身,来历莫测的包大仁推行什么加征捐赋之计?如此一来,纵使成功,鹏举也势必落下擅自用事之名,引起天子官家猜疑不满;而若是失败,鹏举势必为千夫所指,再难以朝堂之上立足!鹏举用兵,运筹帷幄,神妙万方,又怎会不明白其中的关碍?若不是另有所图,以怎会做出如此失策的正中事情来?”
他双目直视岳飞,似要看穿他的内心,缓缓说道:“何某当你是朋友,今日想问一句真心话,鹏举可否老实告诉我,何某所言,到底是也不是?!”
岳飞回望着何铸,哑然失笑:“何大人可否回答我一个问题?”
何铸微有不满,仍自按捺下,说道:“请说!”
岳飞望向窗外车水马龙的大街,嘴角露出一丝轻笑:“何大人历任府县,治事经验较诸岳飞强盛百倍,岳飞想请教一句,以何大人之识见看来,包大仁所提的计划条陈,若能切实实施,究竟是不是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东西?”
何铸沉吟片刻,点头道:“这两项捐赋,确有其可行之处,但仓促变法,于祖制不合,此时由鹏举来支持推行,更是无论人地时间,均不相宜,鹏举……”
岳飞截道:“何大人觉得,应当在何种方式下通过推行这两项条陈,方显得当?”
何铸沉声道:“自然是待得天子官家得胜还朝,召集文武群臣共同商议,若能大家一致……”
他忽然却也意识到问题所在,不由得停住了口。
岳飞哈哈笑了起来:“何大人终于明白了。”
“岳飞不是读书人,不懂得什么祖制天理,但岳飞却也知道,若是待得陛下还朝,召集群臣共议是法,那若不是不了了之,便是要陛下力排众议,乾纲独断,此时陛下既然任岳飞为临安留守,那便由岳飞来做这个恶人好了,又何苦将陛下也绕将进去?”
他回望何铸,眼神清澈而真诚:“岳飞所思所想,只有一件事情,那便是这两项条陈,到底是不是真的对于穷苦百姓,能够有所裨益,这是岳飞的真心话,不知何大人信也不信?”
他长长吁了一口气,有些疲惫地坐倒在椅子上:“大家都是为着同一个大宋,同一些百姓,又何必要有这么多的顾虑,又哪里来的这么多的计算?岳飞的狡计百出,都是对着想来侵略大宋的敌人,而从不是对着自己的同僚。”
何铸愣了半晌,斟满酒杯一饮而尽,苦笑道:“鹏举你这句话,可是指着和尚骂秃驴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