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御九秋分享内容-《血酬兄弟会》


    第(2/3)页

    就这么点城府,还写鸡毛书啊。一部成功的作品,至少需要上百个灵感。还要加上高度的临时应变能力,才能促成。脑子里的一两个灵感根本就写不出一部好书。

    我不是炫耀,我只是说我自己的想法,我没大纲,全靠思维前瞻,我甚至会将三四十万字以后的情节提前在脑子里勾画出来有了这么长的准备缓冲,这三四十万字能将伏笔呀,线索呀,布置的流畅自然。

    我不建议大家前瞻这么长,但是至少得有个十万字的前瞻,少于这个字数,故事的发展就做不到顺理成章,读者一看,会有吃了个苍蝇的感觉,会感到假。你让读者发现很明显的雕凿痕迹,他们会看不起你呀,大家要记住一定要记住,读者不是来跟你个人搞好关系的,你在qq上,微信里,跟他们聊的再多,也没鸡毛用。

    你给他们邮个特产哪,打个电话呀,也没用。人家是看书的,你是写书的,你是引领者,不是腆着脸皮求贵宾的。

    书一定要写的好,将与作者搞好关系的时间挤出来,用来写好书,这是最正确的。最傻的举动,就是主次不分,用太多的精力去跟读者搞好关系

    我个人的写作流程是这样的:自脑海里勾画大致故事轮廓,这个过程往往需要一个月甚至几个月,在这其间,我会胡思乱想,乱起八糟什么都想,故事轮廓勾画出十几个.然后就是归结整理,就是将那些不太成熟的故事轮廓自脑子里过滤,不可操作的剔除,不出彩的剔除,写不长的剔除,自剩下的几个故事线索里挑选一个自己认为最好的。然后,查阅资料,海量的资料,但凡跟你故事有关的资料,拼命的看,手头有笔记本,有用的资料全部留下备用,这个工作也是海量工作,作品的骨架就在这一时期形成,大致需要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

    有句话说得好啊,天下文章一大抄啊,哈哈哈。抄和借鉴不一样啊,你借鉴现代的人写的书,你写的再好,你也是抄袭.你抄袭古人写的书,你搞的再显脖子漏眼,那也是借鉴。

    真正的借鉴高手,不会看现在的作品,那都是未成年智商在60一下的人干的事情。

    高手会在古代书籍里寻找灵感,现在有几个读者回去看古书?不会吧。他们不看,就不知道。你看了,你借鉴转化为通俗文字,他们一看,“卧槽,新颖啊,新奇呀”在这一过程中,你还担当了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荣耀身份,为什么不去看古书?

    “哎呀,看古书累呀”

    “你连这点累都不能受,你还写啥书?”

    “哎呀,有些书我看不懂啊?”

    “你连这些书都看不懂,你有什么资格写书?”

    写书者,其文化修养,一定要高于大部分读者。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你就是街头耍猴的,当不了幕后大导演。冯小刚前段时间在一个节目里批评了一个故意装彪的,还跟宋丹丹吵架了,我也去看了那个节目,我发现冯小刚批评的对,那个人的确是在装彪装淳朴,该批。他为什么该批,不是因为他装彪了,而是因为他没用心去装像。

    我个人看来:作家就是罪犯。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作家都是撒谎的骗子,都是骗局的制造者,谁的故事是真的?有吗?没有。

    那你就是在撒谎,撒谎没错呀,撒谎就是艺术构思呀。

    但是,大神级作者,会将读者看成法官。如果瞒不过法官,就会被法官斩首枪毙。你们之中有哪一个人有这种危机感?

    我写的是战战兢兢呀,所有的谎话说的都经过思考,唯恐法官发现漏洞。新人作者,会将读者看成弱智,连撒谎都懒得撒圆了。

    这态度不对呀,读者不是傻蛋啊,你糊弄他们,他们看得出来呀,你糊弄人家,还指望人家给你打赏?全世界就你聪明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