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好在酒桌上,讨虏大军的柳芳几人都在,贾瑞也没有显得尴尬,众人高高兴兴的参加了一场喜宴。 喜宴结束,众人散去,贾瑞也回到了家中。 贾瑞在家中依旧深居浅出,可是朝堂上却是不时有官员因为各种罪状,被永正帝下了官职,关进了刑部大牢里。 同时,永正帝的几个已经封藩的兄弟,也被人参了图谋不轨,欺压百姓的折子。 所有人都知道,永正帝这是在报复。 当初那些贪了北疆粮饷,隐瞒边关真实战报的官员,还有当时有异动的藩王,一时间人人自危。 只是如今永康帝已死,大雍并无内忧外患,一片太平,永正帝没了制约,大权在握,他们也是毫无依仗。 在永正帝的授意之下,御史们就像是疯了一般,将这些人的底子扒得是干干净净。 只能说这些官员还有藩王的屁股底下是真的不干净,每人的把柄罪状都是一大堆,永正帝是一拿一个准。 于是刑部大牢里,这段时间可以称得上是人满为患。 也有人想死里求生,递上了告老还乡,请求致仕的奏折,他们只希望永正帝能给他们留个体面。 可惜的是,对于这些奏折,永正帝是通通留中不发。 他让夏守忠在上书房里用这些奏折堆起了一座小山,他每天就在这座小山前继续批阅奏折。 眼看此路不通,这些官员只得心灰意冷,有的甚至直接自尽而亡,或者被逼的疯疯癫癫,可惜,这些对于永正帝来说,都没什么大用。 永正帝对于这些消息,那是无动于衷,他依旧在命令御史不停弹劾这些官员,将他们的罪名宣判之后,哪怕是已经死了,他也是将其全家,该抄家的抄家,该流放的流放。 这场风波一直持续了一个半月,永正帝几乎将朝廷上的官员都换了一个遍,那些个藩王,也是被永正帝按上了罪名,圈禁在了宗人府,与义忠郡王,还有忠顺郡王作伴去了。 话说,这大雍朝想当官的人是真多,哪怕是永正帝将这些官员或杀或流放,有的甚至动用极刑,可以就阻挡不了这些人想当官的意愿。 几乎那个位置上午被拿下,下午就有着新官员拿着印信上任了,衔接的非常顺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