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紧急召见-《中华逸史》


    第(2/3)页

    白雪覆盖着大地,高大挺直的树木枝上挂着沉甸甸的积雪,穿过森林,在一处转弯处还看到一座风格独特的教堂,这时,已是黄昏时分,森林中的一切显得那样的静谧祥和,杨路准备在教堂中过一夜。

    “尊敬的杨主任!请留步!”杨路的后脚跟还没有踏入教堂的大门,后面一匹包着防滑蹄的白马在这个大雪天也飞还奔驰。

    杨路讶异回头,一看便知是一位德国政府的官员,杨路曾与他有过两三次的照面。“尊敬的温克尔先生!能在这偏僻的地方遇到您,真是难得!”他不得不佩服德国密探的厉害,他在半路随意决定改了道,他们也能及时找到他。

    温克尔气喘吁吁,嘴里喷出的白雾一团又一团,也不与杨路客气,直截了当道:“杨主任!我内阁政府要求紧急召见您!”

    杨路不慢不紧:“有什么事吗?”

    温克尔可能官衔太低,耸耸肩:“我也不知道!我只奉命找杨主任,然后催促您马上回去!”

    杨路故作犹豫,颇感扫兴道:“好吧!富森我只能下次再去了!”其实他内心里早就在等待这一时刻了。

    此时,在德国内阁会议上,内阁成员们已吵翻了天,从遥远东方传来的两条消息,令这些本已放假回家与孩子们一起欢度圣诞节开心得不亦乐乎的内阁要员们扫兴地被俾斯麦心燎火燎地召了回来。

    一则德国远东远征军全军覆没,悉数被俘的消息令所有一直看不起东方黄种人的内阁要员们惊得目瞪口呆;一则中国政府拒绝与德国驻中国领事馆展开谈判的消息,则令他们愤怒不已,叫嚣冲天。

    “当初,我们出兵远东的决定便是草率而错误的!”

    “我们上了狡猾的法国人的当了!”

    “我们不该不听取玛丽娜等中国通的建议,以至落得这种不可收拾的下场!”

    “我们从来没有正视过远东人民军的强大,从来没有尊重过东方人的意见!我们太自以为是,狂妄自大了!”

    这是一些当初反对出兵远东的内阁成员的牢骚。

    “这是我伟大的德意志民族的耻辱!”

    “这是我英勇无比的德意志将士的耻辱!”

    “黄种人胆敢俘获我德意志士兵,胆敢拒绝我使馆的谈判要求,我们要报仇雪耻,我们要狠狠教训不知天高地厚的东方人!”

    “我们要求中国人无条件释放我方所有的战俘!”

    这是一些一直主张强硬出兵的内阁成员的叫嚣。

    日显威严的首相俾斯麦扫视圆桌上的众同僚,他既不满温和派事后的幸灾乐祸,也不满强硬派的狂妄自大,翘动浓浓的大胡子,冷冷道:“先搞清楚我东征军失败的原因再谈其它吧!”

    当头一盆凉水浇下,叫嚣的鹰派顿时没有了声音,因为俾斯麦就是他们鹰派的领袖,而鸽派也随之静声下来,德意志军队的失败,亦是他们心头的痛。

    “我们对远东局势的不了解,使我们上了狡诈法国人的当,这是深刻的教训;因何我几万远征军全军覆没?这个教训更是刻骨铭心!”俾斯麦既是在自我检讨,深深反省,也是在责骂众人。

    正值当年的国防部部长萨利斯惭愧道:“军队的失败在于军方的无能,此次军队失败的军事原因在于军队后勤补给线过长,我们不像法国人与英国人那样在南亚与东南亚有殖民地可以作为中转站或后勤补给基地,这使得我登陆部队被人民军围于城中弹尽粮绝,不得不投降。”接着他又沮丧道:“如不能解决后勤支援问题,我们谈什么再次对中国用兵的问题,都是无意义的!”

    其它鹰派内阁成员听了同样是鹰派的军方代表发言后,个个像打蔫了的秋叶,全然无神。

    “我们只能谈解救我被俘将士的问题了?”玛丽娜的哥哥博格.冯.威廉伯爵不甘心地问。

    俾斯麦无奈道:“北面俄罗斯的威胁未除,南面法国人蠢蠢欲动,目前也只能如此了!”

    “可现在的问题是中国人拒绝与我方谈判啦?”博格.冯.威廉伯爵忿忿道。

    俾斯麦摸摸光秃秃的脑袋,睿智地摇摇头:“中国只是拒绝与我驻华领事馆展开谈判,并不是拒绝与我国政府谈判!”他自以为猜透了中国人的心思,不由有点洋洋自得:“他们只是待价而沽,想要一个高价钱罢了!”

    其它人觉得有理,世界上哪有不愿交易的人?只有达不成的交易。

    “首相的意思是?”博格.冯.威廉伯爵炯炯有神的目光望着俾斯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