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下达处理意见-《中华逸史》


    第(2/3)页

    联军第三集团海军编队总指挥官英国海军少将乔治•;依勒特在联军对人民军的第一轮进攻中,他所率领的联军海军集团居功至伟,不仅拖住人民军大量的防登陆部队,还成功地从民军背部的安铺港附近登陆,迫使整个粤西防线的人民军后撤,他现在更是不可一世了。依勒特少将穿着雪白的整洁威严的英皇家海军军服,戴着雪白的手套,手拿一根指挥棒,大众多海军将领的簇拥下踏上粤西大陆,精神十分抖擞,眼神从蓝蓝的天空扫视到海风习习的高低起伏的沿北部湾海岸线,目空一切,眼神中透着蔑视:“人民军不过如此嘛!”

    依勒特少将得意洋洋地参加第二次联军事作战会议,他对联军陆军在马贵与大田顶损失惨重感到不可思议。“陆军无能!与西南人民军一战还得看海军的!”他很狂妄,居然想用海军解决西南人民军。

    依勒特少将小觑陆军,自大地接受联军总司令部令其率海军集团搔扰人民军后防线后,他一边匆匆登上自己的旗舰英国皇家海军大吨位的“鹰”级军舰——“菲野”号,一边满腹牢骚:“一群胆小鬼,去他的搔扰战,我将再一次让那班无能的家伙用羡慕的眼神盯着我英勇的海军官兵!”

    对于怎样再一次的打击人民军,令联军陆军的官兵对海军心服口服,依勒特少将早已有了一套作很好的作战方案。根据情报他知道人民军在北部湾沿岸的各防线中,在北海与钦州都部署有重兵。人民军退到第二条防线后,北海港的防御更是得到大大增强。尽管他狂妄自大,但也没有自大到以海军那区区一个混合陆战师的兵力去登陆拥有人民军几个预备役师防御的北海港,所以他把海军打击人民军的方向放在了钦州港一带。在钦州有人民军第七军第25、26师,钦州的预备役1师、预备役2师、云南省的元江预备役师、临安预备师及灵山预备役师在防御。但真正部署在钦州港正面防御的不过人民军第七军第25师及钦州预备役1师。

    根据这种分析,依勒特少将接受了联军海军指挥部的参谋部制定的佯攻北海港,登陆钦州港的方案。其实,尽管参谋部是根据他的意思制定的作战方案,但外表看似五大三粗,对中国人极其蔑视的英国人依勒特心里还是很精细的,他心里还有一套真正的作战方案。他认为就是在海军强大的舰炮支援下,区区一个海军混合陆战师登陆后虽不至于被愚蠢的中国人击败,但想在人民军第25师与钦州预备役的夹攻之下,想有很大的作为也是不可能的。这样的两败俱伤的结果不是依勒特少将所想要的,他想要的是一场漂亮的歼灭战,想要的是一次彻底的完胜,那样才能击跨人民军的意志,才能炫耀在他领导之下的联军海军的非凡与伟大。

    在依勒特少将作出兵力分配时,海军参谋部的人才意识到将军阁下另有打算。依勒特少将命令:法国海军少将尼兹率领所属法国海军佯攻北海港;美国海军少将尤斯率领所属美国海军强攻钦州港;由他自己亲自率领所属皇家英国海军进攻防城县衙所在地——东兴,并从此处实施真正的登陆战。

    公元1855年5月21日,在北海港的海面上出现大量的西洋铁甲军舰,西洋舰只还是刚驶入人们的视野,就传来了隆隆的发炮声,无数炮弹雨点般地射向大陆。在北海的近海一线,人民军基本放弃了任何防御,沿海地带所有的老百姓早已被搬迁它处,现在的北海人经历过公元1852年10月爆发的北海战役,见识过西洋联军烧杀抢掠的残虐暴行,他们不用再像上次那样作任何动员,全都主动撤离了。

    任由西洋联军如何炮击,人民军也未作丝毫还击,人民军的战术是:不管你是强攻还是弱攻,佯攻还是主攻,你不登陆我就任你所为,如果登陆,我必围而歼之。西洋海军集团对北海的进攻,在北海前线防御的人民军是处乱不惊,以不变应万变,但在北海港稍后一点的合浦县人民军南宁作战防御指挥部里,指挥部一干参谋们可急得像热锅里的蚂蚁一般,不断地收集最新的战报,分析最新的可能,上呈最新的变化,下达最新的命令。

    其之相反,一个人在书房里摊在桌上的地图面前细细察看思索的林逸并未如外面那些参谋一样着急,他并不担心北海港的战事。“联军根本不可能在北海方向实施登陆这是明摆着的事,那么他们现在又为什么那么猛烈地发起攻击呢?显然是想掩饰什么。那么他们想掩饰的是什么呢?在其它地方的强攻?钦州港!对!就是这里!这里才是联军海军的主攻方向!”林逸从巨大的地图上锁定在通过钦州湾而深嵌入到内陆的钦州港上。

    “杨莘秘书!”

    “报告!林主席!”

    “命令:钦州方面第七军许都军长,作好防御联军登陆的准备;誓死守住钦州港。”林逸闭着眼睛,口里一个字一个字慢慢地下着命令。

    “是!”杨莘军务秘书飞快地记录下命令内容,他每当这种临战时候一般是一天到夜十二个时辰紧守在门外的,除非是林逸休息了,他才敢去歇息。在林逸的书房外就是参谋作战部,有许多的军官在忙碌着,杨莘秘书也不用担心寂寞难耐。

    “联军所有的陆军部队都被拖在高州府与雷州府一线,没有听说有那支部队登舰参与登陆作战啊?难道是另外从各国赶来增援的部队?”林逸待杨莘走出去后,又在快速地思索。

    “柳为念少将!”林逸若有所思,为了确定自己的想法,他得求证一些事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