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普奥之战-《中华逸史》
第(3/3)页
此后,随着普鲁士王国内阁完成全国战争动员令,俾斯麦加快战争步伐。3月15日,俾斯麦以奥地利破坏普奥和约为名下令普鲁士国防军越过石勒苏益格—荷尔斯坦因的界河艾德河进军荷尔斯坦因。4月10日,普鲁士王国外交部通牒萨克森、汉诺威、黑森三个阻隔在普奥之时的邦国,要求准许普鲁士国防军通过他们三邦进入奥地利帝国国境,三君主一口回绝。4月15日,普鲁士国防军强行开进萨克森、汉诺威和黑森—卡塞尔,普奥战争爆发。
交战双方,一方是奥地利、汉诺威、萨克森、黑森—卡塞尔、巴伐利亚、巴登、符腾堡等大部分德意志中等邦国;另一方是普鲁士、汉撒城市、北德小国。战争在二条战线上进行,北线—德意志战线,普与北德各邦作战,普投入5万兵力。5月2日,在朗根萨尔沙击败汉诺威军并逼其投降,北德大部分地区落入普军之手;东南线—波希米亚战线,普奥作战,是主战场。奥地利投入18.3万兵力,普鲁士运用铁路运输组织10万人投入战争,于5月10、11日,分三路进攻波希米亚。
普鲁士王国国防军装备先进的代码为p—52的斯卡斯步枪(龙族05步枪的技术),所向披靡,挡无可挡。一阵火炮轰击后,双方依照十九世纪前期传统的作战方式,排着整齐的阵列,踏着豪迈的步子进行对冲。这时,普鲁士王国国防军装备的先进步枪发挥出明显的优势,除第一次对射,奥军给普军造成一定的伤亡后,接下来的纯粹是一场屠杀活动。普军对奥军初战告捷。
面对普军优势明显的新武器,奥军总司令觉得己方根本没有取胜的任何希望,传信给维也纳宫廷建议议和。奥地利皇帝不甘于如此轻易地弃械认输,希望于一次主要的战役而打败普军,于是5月18普奥比尔森大决战爆发。
这一次,老威廉亲王与儿子博格;冯;威廉伯爵也随军出征,这场战争对以他们家族为主的国家资本主义集团关系重大。俾斯麦身穿后备军制服,头戴骑兵铁甲盔,身披灰色长大衣,骑马与老威廉亲王站在一个离奥军不到12公里的小山头督战。他完全清楚,他与威廉亲王家族是一根线上的两只蚂蚱,这一仗同样也是他的政治赌博。
清晨,决战开始,双方共投入21—25万兵力。俾斯麦对能否取得这决定性的胜利,心中充满信心,这得多谢远东那帮神奇的黄种人,给予普鲁士王国如此先进的技术。战争正如其所预想的那样,普鲁士王国国防军以少胜多,以9万对17,居然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千军,打得奥军溃不成军。此仗奥军死伤3.6万人,被俘2.5万人。
奥地利帝国遭此惨败无力再战,以威尼斯让于法国作为条件,恳请法兰西帝国路易;波拿巴皇帝出面调停,。
普鲁士王国国防军原可乘胜追击,直捣维也纳,拒绝和谈。但法兰西帝国的军队在莱茵河畔虎视眈眈,而且此事也引起了欧洲列强对普奥之战后续的关注,为免普鲁士王国树敌过多,俾斯麦骤改策略,准备熄灭战火,恢复德意志的和平。经过他多次耐心的解说,普鲁士国内同意接受法兰西帝国路易;波拿巴皇帝国的调停,心甘情愿地把普鲁士的势力限定在北部德意志。
公元1954年6月20日,普奥签订停战协定,7月4日正式签订德雷斯顿条约。条约内容:石勒苏益格、荷尔斯坦因一切权利归普;奥地利不得再过问德意志联邦事物,德意志联邦解散;奥赔款200万英镑;普鲁士保证在条约批准后,三个月内将军队撤出奥地利。普奥战争就这样以奥地利被完全排除出德意志而结束。
普奥战争结束后,原站在奥方的北部4邦——汉诺威、黑森—卡塞尔、拿骚和法兰克福被并入普鲁士版图。普鲁士王国从此连成一片,领土增至34.7万平方公里,人口2400万,占全德的1/3。这样普鲁士的统一之战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他们下步的目标将是;;;;;;?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