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无意义的草约-《中华逸史》
第(3/3)页
公元1853年刚过一个月,中国农历新年还未到,五国公使分别接到大清国谈判小组的通知:经过大清国政府认真的考虑,大清国与英国,法国,美国,西班牙,奥地利五国所议草约有损大清国利益,不予生效。
五国公使紧急相聚磋商,他们听说奕诉大人还被赋休了,很气愤:“大清国这不是在戏弄我们吧?”
五国公使一边派人向大清国政府提交强烈的抗议书和限时通牒书,一边书写详细报告,请求国内出兵,力压清政府屈服。可是在请求各自国家派兵的问题上,各国公使出现了争执,特别是在派兵的数量上各持己见。美国,西班牙,奥地利不太愿意派大量的军队远征大清国,要么借口说自己国家的经济不景气,要么借口说国内问题成堆,要么借口说民众压力太大,大量出兵是不可能的。英国,法国却主张出重兵,教训出尔反尔的清王朝,他们可是在对外殖民化上尝尽了甜头的国家。最后大家商议,按一样的内容向各自国内汇报,能否出兵,出多少兵由国内那帮政客决定。
几个月之后报告先后送入各国政府,反应各不相同。美国议会分成两大阵营争论不休,北方代表自由资本主义制造业利益的议员主张出兵,扩大商品销售市场;而南方代表奴隶资本主义种植业利益的议员不主张出兵,首先应稳固美洲局势,看这样子短期内希冀美国人出兵是根本不可能的了。
西班牙是一个日益衰败的帝国,作一次如此巨大的远征,实在是有点力不从心,西班牙国王准备拖拖再说。
奥地利帝国受制于日益强大的普鲁士王国的巨大竞争压力,心有余而力不足,但又不愿意放弃这一借助别人之力扩张海外势力的好机会,奥地利帝国决定象征性地出几千士兵。
英法两国政府是最强硬最积极的。法国在1852年年末时就有了出兵的决定,现在到1853年2月,早就把远征的一切准备工作做好了。这一大清国有关撕毁草约的报告无疑是一剂催化剂,加速成了法国政府出兵的速度。
英国政府作出出兵的决定也很快。只是没有先期的准备,可能还要晚一段时间,但依据大英帝国的财力,这也是很短的一段时间就可以完成出兵的准备工作的。
公元1853年2月15日法国第二次东征的部队率先出发,第二次鸦片战争即将爆发。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