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建功立业,一战封神!-《大秦:窃听心声,三年登上皇位!》


    第(3/3)页

    恨不得立即杀到匈奴王庭,去斩下那些匈奴贵族甚至是冒顿的脑袋。

    无双看着群情激动的三百将士,心中充满了自豪感,这是在《史记·苏秦张仪列传》中,纵横家张仪都为之称赞的大秦将士:

    “秦带甲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虎贲之士譶,科头贯颐奋戟者,至不可胜计,山东之士披甲蒙胄以会战,秦人捐甲徒裼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

    夫秦卒与山东之卒,犹孟贲之与怯夫,以重力相压,犹乌获之与婴儿,无异垂千钧之重于鸟卵之上,必无幸矣。”

    “今日,不仅仅是我们建功立业的日子!”

    “更是我们,为边境的数万万百姓报仇雪恨的日子!”

    “你们在砍下匈奴的脑袋、割下匈奴的耳朵、剥下匈奴的头皮的时候!”

    “永远都不要忘记,这些匈奴,都是喝着大秦百姓的血才壮大起来的!”

    “永远都不要忘记,你们在丹城看到的京观!在源城关看到的惨剧!在前线那一段被冲开的长城、以及未为了守候家园,手无寸铁便冲上前线的百姓们!”

    “不仅仅是边境,远在千里之外的咸阳,同样有人在等着我们凯旋!”

    “整队,准备!”

    “杀!杀!杀!!”

    大秦将士们也回应出了最为高亢的吼声。

    仅仅是片刻之后,大秦将士们便已经整理好了队伍,随时准备出击。

    无双也走下了那最高的山巅,骑马来到所有人之前。

    沐浴在阳光之下的无双极目远眺。

    仿佛仅仅是在这里,便可以看到那匈奴的王庭,看到王庭之中等待着自己的雪月。

    又仿佛是在这里可以看到那遥远的咸阳,看到咸阳之中期盼自己凯旋的众人。

    在大秦朝堂的主持下,关于边疆的一些故事已经在民间流传了起来。

    搞了这么一出之后,朝中不少心思活跃的大臣都在思考,要不要多来几次。

    虽然大秦境内暂时还只能以竹简作为书籍,无法展开低成本的教育和纸面上的舆论宣传。

    但这个时候,已经有了不少说书先生流动在各个茶楼酒馆之间。

    相比于严肃的文字记载,或许他们才更容易被大秦的普通百姓们接受。

    而被这些说书先生们提到最多的人,自然就是无双。

    无论是解决感染了十四万大军的瘟疫,还是独自率领三万骑兵冲入匈奴境内。

    无论是斩杀匈奴大将,还是解救边关危机。

    无论是哪一件,都可以被这些靠嘴吃饭的说书先生们讲的天花乱坠地涌金莲。

    这些已经越编越玄幻的故事,最开始仅仅是在咸阳、在老秦境内流传。

    但慢慢地,也都被渗透到了六国各地。

    而且因为之前的改变已经慢慢趋于合理,导致六国境内一些有心人士想要胡编乱造抹黑无双,竟有些不知该从何下口。

    毕竟一旦改的太多,就会让人听出这不是原本的故事。

    但改的太少,又无法抹黑无双和大秦的形象。

    而无双在边境的故事流传到六国境内、被六国的百姓所知之后。

    得知大秦边境竟还有匈奴这般凶物、得知大秦皇子都亲自上了前线、守卫边境保护百姓之后。

    他们对大秦的认可程度,在无意间也提高了几分。

    而无双在边境取得如此多的成就,作为将门的蒙家和王家,自然也早就知晓。

    但是蒙羽儿和王琦两姐妹,以及和她们不是很熟悉的齐月,最喜欢听的还是茶楼里那说书先生讲出来的玄幻版本。

    什么无双一挥剑便是天雷滚滚,刹那间劈死了十万匈奴

    什么无双一声暴喝,被匈奴安置在大秦军营中的瘟神便魂飞魄散

    类似的故事数不胜数。

    每次听到无双的名字,少女们心中总是会荡漾开来。

    但是知晓边境真正情况的她们,虽然喜欢听说书先生们编撰的故事,却不会当真。

    她们都知道,无双这些成就,都是在何种危机之下才取得的,根本不像是说书先生们编撰的那般,只是一声暴喝,便让无数匈奴吓破胆。

    只是她们现在能做的,大概也只有在心中祈求各位先祖可以保佑无双平安归来,以及借他一臂之力平定北方。

    不仅仅是她们,在咸阳城内,在大秦境内。

    无数人都在期盼着无双能够平定匈奴的祸乱。

    一战封神!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