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墨守-《上古泰皇》
第(2/3)页
正常的攻坚战,攻方与守方的伤亡比例控制在三比一内就算是大获全胜了。若是五比一则视为险胜。再高的话,便是惨胜。当然,战果是取决于攻破城池的规模、缴获的物资与人口。如果攻下一国的王城,俘获对方的国君,那意义就不一样了。
风水轮流转,墨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将那双作为云梯的筷子摆在城楼两侧,按照王诩的套路,先以重甲士卒发起首轮进攻。墨翟了解当下的战争形势,与其在弓箭的射程上与王诩纠缠不清,倒不如另辟蹊径。直接拿下对方的城楼,打开城门后,一股脑的冲杀进去,简单粗暴的解决战斗。
墨翟见王诩并未作出有效的应对,仍是以射手防御,不禁狡黠一笑。伸出手,准备拿走对方城头上的木人。谁料王诩抢先一步,将他的犀甲士卒与云梯一并没收。墨翟一脸懵逼,赶忙制止王诩不要脸的行为。声讨道:
“且慢!且慢!这又是何意?别说你这强弓可以贯穿犀甲?小弟不信。”
“诶!这点常识我还是有的。你看这里。”
墨翟顺着王诩手指的方向看去。那里正是先前摆放的粪盆道具。他皱了皱眉。
“难不成诩兄的意思是士卒沾染上了粪水便立即得了瘟疫?岂可如此?”
心想,你这粪水也太厉害了吧?再说了,生病不需要时间的吗?
王诩笑笑,如同教育晚辈一般,拍着墨翟的肩膀。
“翟兄误会了。这不是粪水,是热油,并且是可以燃烧的热油。”
这他妈也行啊?墨翟双目圆睁,只觉三观尽毁。和一个人民币玩家一起玩攻城游戏,简直就是在找虐嘛。
片刻后,墨翟抓着王诩的衣袖,苦口婆心的劝道:
“方才还说油很金贵,只能用粪水防守。怎么到诩兄这里就又变了呢?”
王诩挠了挠头。
“油很金贵吗?你家不是点得起油灯吗?我记得昨日还点了三盏。”
墨翟顿时语塞,他调整好心情,半遮半掩的笑道:
“呵呵...这里是云梦。诩兄治理有方,百姓富足。野中既有水车,又有油坊,以菽榨油自然不是问题。可外面不是这样的,百姓尚不饱食,更没有水车油坊。何以制油啊?”
“翟兄何必迂腐。待到他日你帮人守城,我将这豆油运去便是。你随便泼。”
听到这样的回答。墨翟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奇怪的画面。在王诩描绘的战争场景中,交战双方的士卒都放下手中的兵刃,拿起铜盆彼此间相互泼油,如同泼水一般,嬉戏欢闹着。他甚至于看到有些人的盆中放着满满的铜钱。不时抓起一把向对方撒去。
王诩对战争可以说是一窍不通。他是个十足的商人,只能通过自己对市场经济的把握与理解来诠释战争。或许在旁人眼中,战争的胜败取决于单兵的能力,铁一般的纪律以及无畏的精神等。而在他看来,战争仅仅是交战双方的一场豪赌。谁投入的更多,胜算便更大一些。军士的素养与能力是对人才的投资。而精良的装备则是金钱与技术的投资。
在后世,美国的战争大片,他看过不少,尤其是二战的电影。王诩认为,美国之所以能取胜,并非其鼓吹的那样,士兵单兵作战的能力优于其他国家。而是在战争的豪赌中,美国投入的金钱比别国要多的多。比如,进攻一里的阵地,美军投下的炮弹、炸弹、子弹合计的重量可能会到达五吨。而德军则能做到四吨,日军三吨,俄军一吨。
论单兵素养,则是德、日、美、俄如此排列。然而,为何战争会发生逆转?那是因为在两项投资差距不大的时候,以提高伤亡为代价来弥补军士素养与军备上的差距。用杀敌一千自损二千的残酷方式,拖垮对方的国力支撑。因此,同盟国参战的人数远比协约国要多得多。
无论是在战场中投下的钢铁炮弹,亦或是带有青铜箭头的羽箭。其实,本质的道理皆是一样的。为何自唐朝以后,中原屡屡被外邦入侵,难有还手之力?那是因为双方在人才与金钱方面的投资差距过于悬殊,以至于难以用人数的牺牲来左右战争的胜败。
游牧民族每每打出惊人的战绩,正是由于这两方面的差距。他们的战士自幼食肉,身体强装,与狼共舞骑**湛,单兵的素养远高于农耕民族的战士。在军备方面,马匹、马刀、马蒴、弓弩、皮甲等单兵的投入又强于手持红缨枪的无甲步卒。这点从武器的发展史便不难看出,自唐代以后,许多造价高的武器便被廉价的长矛所取代。统治阶层一味地追求数量而不重视质量,才会与游牧民族的差距越来越大。
在春秋时期,诸国与北方狄人对抗,双方至少能打个平手。战车虽不如单骑灵活,但是机动性却差距不大,尚有一战之力。当战车被淘汰后,步卒对上骑兵则是被碾压的状态。在战国的历史中,赵国作为中后期最具实力与秦国对抗的国家。正是由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使得赵边骑异军突起,在对抗北狄部落的频频侵犯中得到了锤炼。最后才有实力能与当时近乎于变态的秦锐士一决高下。
从经济学的角度去看待战争,王诩这套战争理论似乎听上去蛮有道理的。不过二人相差2500年,信息量的严重不匹配,让墨翟一时难以吸收。他先是微微的发愣,随后皱起眉来细想。这样的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好似王诩随口一言,便能发人深省。半晌后,墨翟拱手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