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火烧邶城-《汉末窦氏子》
张白骑别了黄忠和张绣,渡过大河。随后他领着几十个精锐士卒,扮做乡野百姓,沿着韩猛车队来时留下的车辙印记,一路向北搜寻。这片土地属于河内郡和魏郡交界,城邑不多,张白骑也并未遇到大队冀州兵,直到邶城南面五里,车辙痕迹延伸向一处新建起的大营。
在营外潜伏了两日之后,张白骑终于望见东北处的邺城方向开来大队冀州兵和农夫,队伍中央有许多装载粮草的辎重车。至此,他这才确定,邶城城南的这处营寨,便是冀州兵的屯粮所在。算算距离,从此处到白马城下,大约有一百三十里,中间还要渡过大河。
探明情况,张白骑便领着士卒返回大河南岸的汉军大营。窦辅听了回报,喜出望外。
“一百三十里,途中还需要渡河,因此突袭重任非骑兵莫属。”窦辅话音未落,几个骑兵都尉相继站了出来,都请求以己方作为奇兵出击。盖因这一战要彻底摧毁河南冀州兵的中转粮草,意义重大。
不过窦辅却并不急于点将,而是转头问田丰道:“孟津张都尉处,可曾有回报入营?”原来,在击败韩猛之后,他就与孟津水师的统帅张杨联络,借调战船,准备运兵过河。
“张都尉以军吏眭固为别部司马,领四百人,驾驶大小战船百余只,正在赶来。预计后日夜间,即可到达白马以北河段。”田丰将回信牢记在心,见窦辅问起,当即开口应答。窦辅翻看文书比对,竟是一字不差。
荀攸随即提醒道:“将军,此去河北,可召回驻扎燕县的汉忠将军,并以冀州兵为主,方能瞒过叛军耳目。”河内主要城邑,如今还在汉军掌握之中,即便相遇,也不会将这支奇兵卖给冀州。有冀州降兵前往邶城,沿路将会顺利许多。
于是窦辅派审配前往燕县,换回汉忠将军张郃。隔了两日,眭固驾驶战船开到,窦辅与张郃领着五千骑兵,趁着夜色出营,渡河直奔邶城。临行前,他还特意搜遍全营,换上先前夺得的冀州兵旗帜。留守汉军,以步兵校尉庞德为首。
五千骑兵渡过大河,却遇到袁绍新近设立的一处军寨。窦辅止住兵马,只令张郃主动上前通报,称是河南营中兵马,领头者是将军蒋奇,奉命增兵邶城。
张郃本就是冀州河间国出生,军寨中的冀州军司马也没有怀疑,正要放他过路,却发现营外士卒皆是骑兵,不由得一愣,下意识问了一句:“文将军阵亡以后,白马大营的骑兵,不是归属于潘校尉么?为何突然划归将军麾下?”
张白骑此时也在张郃身侧,闻言望去,正对上那位军司马怀疑的目光,于是赶忙解释道:“潘校尉已经奉命统领步兵,骑兵由蒋奇将军接掌。”冀州兵军司马听后,这才让出道路。
由此向北,行过八十里,途中再没有遇到冀州兵将。眼看邶城城外大营遥遥可见,窦辅分定诸军,从三面突入营寨,各自放火焚烧粮草和营帐,因西方通往并州,距离白马和邺城最远,因而只将西方留出。
被袁绍委以重任的淳于琼,平日里嗜酒如命,并无实际统兵能力。只不过是以袁绍旧时相识,这才让他得了兵权。从白马北上之后,他整日饮酒作乐,将军中事务一概丢给校尉吕威璜和赵睿。除此之外,淳于琼只是在大河沿岸设立了三处军寨,防备汉军偷渡。然而他却不知,窦辅启用冀州降卒,已然骗过沿河军寨,使得邶城城南的这处屯粮营寨失了防备。
汉军袭来当夜,淳于琼恰好醉酒,卧床不起。直到满营火光冲天,他忽然惊醒,连忙召集卫士,准备列阵御敌。营中冀州兵骤然遇袭,又望见营中起火,四散奔逃。
仓促之间,淳于琼只收揽一千余人,堪堪阻住汉军骑兵。片刻后,他终于望见校尉吕威璜和赵睿旗号,不由得大喜,连忙派人传令,命两人入营会合。
“将军,叛军将领吕威璜和赵睿率领四千步兵运粮归来,正要袭击我军后方!”窦辅听得张白骑回报,看也不看身后,直接抽出环刀指向营寨,对他说道:“传令全军向前,不将粮草焚烧殆尽,誓不退兵!”
听到窦辅号令,汉军尽数涌入营中,一边放火,一边大肆砍杀冀州兵。淳于琼所部一千余人,东奔西走,却总是被汉军诸将甩在身后。而营外的吕赵二将,却在这关键时刻,产生了分歧,驻足不前。
“营中火势已经蔓延开来,如何救得?不如返回邺城,向仲治先生汇报,另寻屯粮场所。”
吕威璜却坚决反对,向赵睿说道:“淳于将军还在营中,就算救不得火,至少要将他抢救出来,否则我二人岂不是罪上加罪?日后论讲起来,不管是邺城的仲治先生,还是白马城外的大将军,哪个会放过你我?”
赵睿却仍然振振有词:“吕校尉,你且看看大营之内,往来穿梭的都是南兵骑士,就算你我领兵入营,哪里救得下?须要知道,这处大营乃是为河南大军供应粮草,既然被南兵焚烧,自然应当另谋出路、将功补过。否则,你我身死事小,河南大军失了粮草,又被大河拦住,岂不是落得个死无葬身之地的结果?”
营中的冀州兵久久等不到两人救援,终于支撑不住,被汉军骑士冲散,淳于琼也被张绣活捉。随着淳于琼将旗落下,汉军骑士突出营寨,重整阵型,迎向吕赵二人。直到这时,两人才终于停止争辩,然而为时已晚。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见到主将迟迟不动,四千冀州兵本就被大火扰乱心神,此时随着五千汉军的冲锋,轰然溃散。吕威璜与赵睿被汉军临阵斩杀,这两人总算不用为进兵方略而争论不休。奇袭成功,汉军扬长而去,只留下被大火笼罩的营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