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锋芒毕露-《超级大独裁者》
第(2/3)页
湘军各部都已经入了关,李光久的老湘军5营、魏光焘的武威军6营、刘树元的亲兵6营、吴元恺的楚军炮队4营、谭表忠的护军及郭长云的辽队各1营,计23营3哨万余人,拥有各种枪支4600支,随吴大澄先期浩荡出关,已经抵挡了辽河下游的田庄台。
刘坤一之所以迟迟未指挥湘军入关,很大部分原因是湘军确实武器落后、吃空饷的严重,需要及时招募士兵,补充武器。
另外一方面,他也想托久一点,朝廷越急,给他的权力就会越大,而且能够乘机发展实力,那曾想到,李鸿章的淮军也太不经打了,短短的时间之间,便丢失了辽东大片领土,倭人甚至都快兵临山海关之下了。
这下,他心中也有点慌了,只得急急领兵入关。
接到海城的救援信之后,他更是连连催促各军,一旦倭人攻下海城,便能危险到营口、牛庄、田庄台,鞍山一线,而刘坤一正是准备把这一线连起来,组成一道新的防线,御敌于山海关外。
已经是深夜时分,刘坤一还看着辽东地图长吁短叹,满心焦虑。
他的幕僚李继福和营务处协办黄自元同时走了进来。
“总督大人,深夜未睡,仍在关心辽东局势吗?”李继福明知故问道。
“唉,难啊!”刘坤一连连摇头,继续唉声叹气说道:“形势发展太快了,倭寇不知何时竟然修得兵甲如此锐利,我湘军先期一万多人出关之后,也不知能否抵挡得了倭人前进的步伐,毕竟李鸿章的淮军都一败再败,而久未作战、武器落后的湘军就更不用说了。”
黄自元出言宽慰他道:“魏季尘不是上奏了一篇论持久战吗?言持久两字,实为现在制倭要著,其中也不无道理。”
刘坤一心下想道:“魏季尘说得是不错,但是现在李鸿章的家底差不多快打光了,要是再持久下去,不知我湘军的老底会不会也打光呢?”
“这就要看老佛爷的意思了,想必老佛爷不会让战局这样持久下去,毕竟战不一定有把握,而和则确实有把握。”刘坤一无奈的说道。
由于慈禧和一些大清王爷一心求和,朝中的一些大臣也是揣摩上意,极力附和。
黄自元和李继福不清楚,他刘坤一可是一清二楚,慈禧已经派了人去日本求和,可惜日本人现在兵锋正盛,无意此时谈判,和谈中的东西都是要在战争中取得的,日本人在没有得到更多的利益前,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几人想起混乱的朝堂,一时间都默然无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