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77章 平壤生产建设兵团-《大汉第一太子》
第(2/3)页
所以,赵充国请求屯边,也就应运而生。
——赵充国说:陛下,已经打到这个份儿上了,不能就这么作罢呀!
武帝说:我也不想作罢,但你们这些年一点成绩都没有,朝堂却还要源源不断的给你们送粮食,府库遭不住呀?
赵充国不死心,便说:既然这样,陛下何不在西域屯耕,让前线将士自己种粮自己吃?
不用给前线发粮食了,府库,不就没那么大压力了吗?
就这样,碍于国内舆论和府库压力,又不愿就此放弃的武帝刘彻‘从善如流’,接纳了赵充国的建议,正式开始在西域屯耕。
但屯耕归屯耕,生产归生产,‘建设西域’的预想,却并没有出现在任何人的脑海当中。
或者说:汉室当时对西域的掌控力度,以及国内愈发抗拒战争的舆论,远不足以支撑汉室‘建设西域’。
再后来,贰师将军李广利也步‘国士’李陵后尘,判汉投胡,武帝刘彻万念俱灰,晚年一封轮台罪己诏,算是将崩溃边缘的刘汉社稷强行拉回,却也宣告了汉室‘西域战略’的全面失败。
而相较于历史上的文帝屯耕北墙,以及武帝屯耕西域,如今在刘盈领导下的汉室,却有几个极为重要的优势。
首先,自然是刘盈的存在,让一切‘时代局限性’,都失去了在汉室影响华夏民族的可能。
作为后世来客,刘盈长达数千年的历史视野,足以让汉室在每时每刻,都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之上。
——最起码,也是走在一条相对不那么错的道路之上。
其次,则是相较于历史上的文帝时期,如今的汉室财政状况更为健康;相较于武帝后期的舆论环境,如今汉室又并不存在任何‘反战’的声音。
当然,最主要的是:比起远在‘天边’的西域,朝鲜,就位于燕国以东,与汉室版图核心直接接壤。
在这一系列‘优势’之下,在朝鲜半岛建立华夏史上,乃至人类史上的第一个生产建设兵团,就成为了刘盈的不二选择。
首先,朝鲜半岛‘三面环海,一面邻汉’的地理特性,使得当地的边防任务,并没有燕北、代北那么艰巨;在戍边的同时兼顾生产、建设,并不会有太大的压力。
其次,便是刘盈后世来客的身份,让刘盈对朝鲜这块沃土有万般笃定:这里,不是贫瘠的草原,不是漫天黄土的河西。
这里,是一片被深埋于冰雪之下的无尽黑土!
如果通过几十年的建设,让朝鲜也成为继关中、巴蜀之后,汉室又一大粮食生产区,那无论对于汉室的北方战略,还是对汉室内部的土地、阶级矛盾缓和,都将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
最后,则是刘盈在粮米官营之后,摸索出来的一套施政理念。
——推行政策,是需要试验的。
直白的说:生产建设兵团,并不是刘盈为朝鲜半岛准备,而是为燕、代、上等北方边墙区域,准备的‘万世之策’。
毕竟武帝刘彻的历史经验告诉刘盈:汉或许能一直强大,但卫、霍却并不会永远存在;
在王朝强大,又有卫、霍撑着场子时,汉室自然能达成‘北出长城三千里,使胡虏不敢南下牧马’的成就。
但在失去卫、霍,王朝又不再强大的时候,汉室也需要有一套相对完善的体制,来保证北方地区的边防事业,不会因为失去卫、霍这样的千古奇才,而被北方游牧民族肆意践踏。
所以,在朝鲜推行生产建设兵团,只是刘盈的第一步。
第二步,便是通过总结经验,得出更完善、更符合当下时代的‘汉室版生产建设兵团’,并将其全面应用到整个汉室北方边墙区域,让汉室具备‘就算没有卫霍,也不会再因边防问题而发愁’的能力。
想到这里,刘盈望向曹参的目光,也是愈发坚定了起来。
“还劳丞相速为:第一批移民,最晚也当于今夏启程,至迟不过秋七月,便当抵达平壤都尉治所。”
沉声一语,自是惹得曹参点点头,又满是严肃的望向刘盈。
“敢请陛下示下。”
“此‘平壤都尉屯耕团’,当编以几户、几人,又当以何为屯耕之要?”
听闻此问,刘盈也不由深吸一口气,旋即站起身,将早就盘算好的计划,尽数摆在了曹参面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