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结束与母亲吕雉的短暂交流,公卿百官也已是尽数退出宫外,刘盈同吕雉母子二人,也再次回到了长信殿。 只不过这一回,硕大的长信正殿,却只见刘邦、吕雉、刘盈三道身影。 对于今日这场‘家庭聚会’,三人明显都有所准备。 几乎没有任何客套,刘邦便朝刘盈嘿然一笑。 “说说。” “太子往丰沛‘祭祖’,须何人随行?” 语调调侃的说着,刘邦不忘撇了眼刘盈身侧的吕雉:“也好叫皇后,莫再以为朕此番,乃欲再坑害太子······” 听闻刘邦半开着玩笑,发出这声略有些怨气的牢骚,吕雉却是面不改色回过头,对刘盈微微一笑。 “陛下即已开口,吾儿便也无须客套。” “凡可用之人,皆带上便是。” 先前听老爹那声牢骚,刘盈面上本就有些僵硬,待又听闻吕雉这声轻描淡写的鼓励,刘盈的面容之上,只更有些尴尬起来。 “这······?” 若有所指的摸了摸胸前,又将试探的目光望向老娘,待吕雉温笑着一点头,刘盈又不由尴尬的抬起头,对上首的老爹刘邦嘿嘿一僵笑。 “既如此······” “儿臣,便斗胆······” 语调满是心虚的道出一语,便见刘盈僵笑着低下头,旋即在刘邦呆愣的目光中,从怀里取出了一张绢布! “嘿!” “嘿嘿!” 在看到那张绢布的一刹那,刘邦只不由自主的发出两声嘿笑,旋即面色僵硬的望向刘盈,嘴上的话,却尽是说给吕雉听。 “还真是‘斗胆’······” 隐含恼意的又丢下一声牢骚,刘邦便意味深长的盯着刘盈,似是等待着刘盈的下文。 ——作为汉室唯二的文字载体之一,绢布和竹简的诧异,其实就那几点。 其一:竹简的制作材料容易获取,价格低廉,一卷二尺宽、五尺长的空白竹简,作价不过百钱;而绢布,则是绝对意义上的硬通货,价值比黄金还坚挺。 其二:竹简更多时候,被用在一些需要长期保存文档的事情上,如记史、户籍等;而绢布,则更多用在时效性较短的事情上,如书信、诏谕,以及政令等。 这两点,显然和今天,刘盈用绢布记录‘返乡祭祖随行人员名单’无关。 如此说来,竹简和绢布的诧异,也就只剩下最后一点。 ——竹简沉重,绢布轻便;无论是同等重量还是同等体积,绢布所能承载的内容,都远比竹简多得多······ “嘿嘿!” 又是一声喜怒不定的嘿笑,刘邦终是面色古怪的一摆手,示意刘盈继续。 很显然,对于刘盈‘狮子大开口’,刘邦心里多少有点不痛快。 但想到刘盈此行,并非只是‘返乡祭祖’这么简单,刘邦心里的那点不痛快,也算是被勉强压制了下去。 感受着老爹那肉眼可见的暗恼,刘盈只又面带迟疑的看了看吕雉。 见吕雉仍是一副古井不波的模样,对自己挤出一个‘大胆说,有我在’的眼神,刘盈才终于稳住心神,将手中那方绢布上的内容,次序默念而出。 “咳……” “咳咳。” “中,中军之帅:右相国曲周侯郦商、车骑将军信武侯靳歙。” “前将军:太尉绛侯周勃、赵相汾阴侯周昌; 左将军:左相国舞阳侯樊哙、齐相阳陵侯傅宽; 右将军:上将军棘蒲侯柴武、齐相平阳侯曹参; 后将军:颍阴侯灌婴、隆虑侯周灶······” 心虚的道出名单的前半段,刘盈也是在吕雉的目光鼓舞下,缓缓平静了下来。 “中军参赞:曲逆侯陈平、北平侯张苍、安国侯王陵、博阳侯陈濞。” “调南军三部校尉,以为太子亲军;亲军统领:曲成侯虫达。” “拔:偏将吕台、吕禄、吕产为校尉,着:建成侯吕释之监军,输大军粮草。” “另发楚卒三万、荆卒二万、齐卒五万、梁卒五万,共郡国兵十五万;合邯郸关中大军十五万南下。” “大军凡三十余万余众,月输军粮百万石,牛二千,羊万;弓弩羽矢月各五十万。” “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