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架感言-《大汉第一太子》


    第(2/3)页

    我为什么写着写着,就写成了现在这个模样?

    整个八月,我都在深深地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中渡过。

    “或许只是运气好,才意外火了一本书吧。”

    “也对,一个工科狗,怎么会有写网文的天赋呢。”

    “偏偏还是历史······”

    带着这样的想法,我萌生出了退出网文创作这一行,成为一个打工人的冲动。

    但最终,还是我的编辑青舟大大,用短短一句话,寥寥不过数字,将我从深渊边缘拉了回来。

    “你文笔很好,已经有了一点老牌历史作者的韵味,但就是老走神。”

    《走神》,青舟大大为了形容我,所能想出的最贴切的词。

    不是我走神,而是‘书走神’,用我的话说,应该叫偏离主线,或者说遗忘主线、淡化主线。

    那几天,我和青舟大大几乎是从早聊到晚,去请教、去讨论,去沟通。(我甚至怀疑青舟大大为了指导我,连着好几天上班摸鱼2333333)

    最终,我终于从自我否定、自我怀疑的怪圈中走出。

    当然,每一次涅槃,便都意味着一次重生——我找到了我的问题所在。

    简单来说,就是主线过于淡化,从而导致主线到最后,都不能被称之为主线。

    与此同时,大量的篇幅被历史人文背景占据,影响了正文所该有的篇幅。

    用青舟大大的话来说,其实就是一句话:小说小说,不该是你的笔去说,而应该让书里的人物去说。

    有了第一次顿悟,我自然重拾信心,开启了我第二本历史网文:《大元宰》

    (这个书名,还是青舟大大帮忙起的)

    从一开始,我的思路就非常清晰,青舟大大也对主角这个墨家出身的小学阀,和惠帝刘盈之间所能擦出的火花,表示十分的期待。

    但遗憾的是,“墨者阳毅”“惠帝刘盈”双主线,以及两条主线的融会贯通,我还是没能做好。

    再加上网文生态,对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十年铺垫,十年叙述)类的慢节奏文实在不是很友好,《大元宰》的成绩非常不理想。

    回想起来,如果我父母家财万贯,我不愁吃喝,可以不在乎写书能赚多少钱,我一定会把一个生活在西汉惠帝一朝,最终位居相宰之位,将墨翟之学说发扬光大的墨者,活灵活现的展现在大家面前。

    但很可惜,我家境普通。

    父母逐渐老迈,收入中等偏下,还有一个即将开始大学生涯的妹妹。

    父母非但无法支持我的个人生活,而且还需要我尽快具备做出贡献的能力,以反哺养育我长大的父母双亲,以及那个我挚爱的家庭。

    忍痛割爱吧。

    又或是生活所迫。

    只是因为赚不到足够多的钱,没法保证最基本的生活,就无奈的做了一回太监。

    《大元宰》,或许会是我整个创作生涯的遗憾。

    再然后,便有了如今这本《大汉第一太子》,也是我原本歪歪着,打算留来冲击大神作家的作品。

    未来我不确定,但就目前而言,惠帝刘盈,绝对是我能想到的人物中,我最有把握写好,且最有把握写出彩的主角。

    惠帝刘盈一朝,也是我最有把握能够稳住剧情,创建出完整世界观,描绘出完整故事的时代。

    过去这一年,每当我洋洋自得于‘刚入行就小有成就’的成绩时,都会想:等有了足够多的读者,就写刘盈,一定能成神证道!

    现在回过头去看,还真是天真的有点可爱。

    这本《大汉第一太子》,不大可能是我证道的成名作,甚至中丞佐吏也不大可能成名。

    但毋庸置疑,经过过往这一年的成长,《少帝成长计划》一百六十万字的磨练,以及每一个夜深人静的时刻,我窃喜着构思这本‘成神之作’的剧情,细节之后,《大汉第一太子》,已经可以被称为是一本成熟、完整的传统严谨类历史网文。

    而我过往这一年的成长,也成为了我对这本书中,主角刘盈的期待。

    ——成长。

    ——从懵懂,到成熟,最终强大。

    既然有信心,有把握,我很快动笔,几乎是《大元宰》刚完结,《大汉第一太子》便火速开始连载。

    一周的时间,发布章节到了第15章,存稿到了第46章,之后便发生了那件操蛋事——15章到22章的存稿丢失。

    这时,我的思路已经在四十六章之后,但丢失的是15-22章,对这一部分的思路已经有些模糊、淡忘。

    摆在我面前的,就只剩下两个选择:要么,直接放弃已有的存稿,重新整理思路,重新从15章开始写。

    再或者,就是续。

    从15章开始续写,续到22章,要刚好和已经写好的23章续上。

    我选择了后者。

    也正是在这段暂时停止存稿,专心续写丢失内容期间,我突然发现,我有一个极其怪异的习惯。

    ——每当拿不定某个人的性格、人设,以及举止逻辑时,我都会不由自主的点开《我要做皇帝》,去做借鉴。

    意识到这一点,我突然反应过来:我笔下的每一个角色,都不知不觉带上了浓浓的《我要做皇帝》的影子。

    年弱未冠的太子刘盈,不正是尚未成为太子时的刘德?

    权势滔天的老娘吕雉,不正是端坐长乐的太后窦漪房?

    甚至就连老爹刘邦,都在不知不觉间,带上了些许景帝刘启的影子!

    想清楚这一切,我才终于明白过来,我每次写着写着,就莫名烦躁的删除重写,究竟是为了什么。

    ——刘盈,不是刘德!

    ——吕雉,不是窦漪房!

    ——刘邦,更不是刘启!

    我每一次的烦躁,都是这些人物对我发出不满的呐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