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老的顶在前面-《春风1991》


    第(3/3)页

    “所以需要您顶在前面,我不行,徐镇长也不行,我们这些小胳膊短腿的,不堪一击。”姚远笑道。

    他说得很轻松,可事情并不轻松。

    毫无疑问,谁顶在前面,谁就是第一个挨板子的人。

    关天明不认为姚远在利用自己,不认为姚远是让他当炮灰,事实上,只要为了全镇八万多老百姓的好日子,他心甘情愿被利用、当炮灰。

    “关书记,中标公司知道消息后,肯定会乱起来,在他们乱起来之前,让他们提前进场施工,和场地平整同时进行,平整一段施工一段,争分夺秒。”姚远说。

    关天明沉思片刻,道,“眼下也只有这个办法了。小姚,如果市里不介入,你的回龙公路就会变成县里的回龙公路,你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不管怎样变都是回龙镇八万多人民的回龙公路,我是不希望透支了回龙镇未来十年财政收入修起来的回龙公路用不了十年。”姚远沉声说。

    关天明不解问,“透支未来十年的财政收入,这话怎么说?”

    “关书记,咱们的八万亩山地是免费给茶师傅饮料公司使用十年的,条件就是茶师傅饮料公司出资三千万修建回龙公路。就等于透支了回龙镇未来十年的财政收入。”姚远解释道。

    关天明毫不在乎地说,“都是荒山野岭,不免费给他们用也产生不了什么财政收入。”

    在经济这块,关天明还是关天明,思想不是一点两点守旧,不是一点两点的落伍。

    现在不值钱,不代表几年后不值钱,那里本身就是天然的茶场,形成大规模种植之后,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这也是回龙镇目前唯一能够开发出经济价值的领域。

    关天明放下了对国家级贫困镇补贴的执念,但不意味着他对招商引资领域产生了关注,但是对回龙公路,他的态度是不一样的,这是立竿见影的能够造福一方的事情。

    姚远能够理解关天明对招商引资的态度如此冷淡的原因,说句不好听的,毛峰等先一批富起来的人在关天明眼里,恐怕和几十年前的资本家是画上等号的,关天明对他们有好态度才怪。

    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是难以改变的。

    这才是不换思想就换人的根本原因。以深市为先行区的沿海开放城市甚至喊出了“一切为了投资商、为了投资商的一切”的口号,几乎每一个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都分到了招商引资的指标,甚至以投资额来计算政绩。

    姚远就知道有个地方干脆直接用“??”——招来的客商投资100万,副科提正科,投资1000万正科提副处,投资1个亿,提政府副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