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日,他奉命出使楚国。因遇大风,只好在汉阳江口停留。 待风平之后,一轮仲秋之月便从浮云中漫步而出。 伯牙站立船头,仰视明月,俯视江面水波,琴兴大发,便抚琴而弹。 一曲即终,忽从岸边草丛中跳出一个樵夫来,此人对伯牙的琴艺赞叹不已。 伯牙见状大感惊讶,自己的琴声,即便是王公贵族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眼前这樵夫居然说听懂了自己的琴声,一时间心中便生出了考量之意,于是便问道:“你会听琴,你能识琴之优劣吗?“ 樵夫上船,大大方方的接琴观之,答道:“此琴叫瑶琴,传说是伏羲氏所造,取树中良材梧桐的中段做成。 梧桐树高有三丈三尺,截为三段,上段声音太清,下段声音太浊,只有中段,清浊相济,轻重相兼。 而后再把此木漫在水中七十二天,择吉日良时,凿成乐器。 最初,此琴有五条弦,外按金、木、水、火、土,内按宫、商、角、徵、羽。后来,周文王添弦一根,称为文弦,周武王又添弦一根,称为武弦。因此,这琴又称文武七弦琴。“ 伯牙听罢,知道眼前这樵夫虽然看起来平平无奇,但谈吐不凡,必定是个隐世的高人,一时间心悦诚服,便又调弦抚琴,时而雄壮、高亢,时而舒畅、流利。 樵夫时而曰:“善哉,峨峨乎若泰山。“ 时而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伯牙大感惊喜,推琴而起,使礼而问道:“天下贤士,请教高名雅姓?“ 樵夫还礼,说:“在下姓钟,贱字子期。“ 伯牙叹曰:“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即命童子焚香,燃烛,与子期结为兄弟,并相约来年中秋再在此地相会。 第二年中秋时节,伯牙如期而至,谁料想此时已是与好友阴阳相隔,钟子期已离他而去。 伯牙在子期的坟前,抚琴而哭,弹了一曲《高山流水》,曲终,以刀断弦。并仰天而叹:“知己不在,我鼓琴为谁?“ 说毕,琴击祭台,琴破弦绝。 高山流水,后被引为佳话,用以比喻知己难求,知音难觅。 同时,《高山流水》也是中)国古代最知名的古琴曲之一。 老太太听完易泽的讲述,满意的点了点头。 “能从乐曲之中识得真意,你很不错。” “前辈谬赞了,晚辈不过侥幸而已,与乐理,晚辈着实是一窍不通。” 易泽倒不是谦虚,他确实不懂这些。 想出答案,也是连蒙带猜。 毕竟先秦时期,知名的曲目着实不多。 更何况曾侯乙编钟所处的时代了。 不过易泽也确实从乐曲之中见到了种种非凡奇妙之景,有高山云雾,有流水潺潺,有苍龙怒吼,有雨过天晴…… 凡此般种种,不一一而足。 由此易泽心中也不得不感慨,音乐的力量,是真的足以跨越时间的长河。 曾侯乙编钟老太太感慨道:“昔日闻《高山流水》琴曲,老身与一众姑娘们心中大为震撼,遂花费数年时间,进行改造,终于将其完全契合编钟演奏,此曲确实有如钟子期所说,巍峨有若泰山,洋洋有若江河。” “诸位前辈苦心孤诣,能将一首琴曲改编得如此奥妙高绝,晚辈属实佩服。” 易泽赞叹一句。 由琴曲到编钟,其中的差别不可谓不大。 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是丝竹之声,而一个是金声玉振,属于打击乐器。 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类型。 就好比把一首鼓曲,要改编成一首小提琴曲。 这是跨乐器种类的改编,其中难度,可想而知。 而眼前诸位前辈,能够在不改变《高山流水》意境的前提下,做到如此完美的改编,着实让易泽这个不懂音乐难度的门外汉大感钦佩。 易泽是不懂,但观众之中,自然有专业人士,懂得其中的难度。 此刻他们也是惊骇莫名。 “想要做到如此完美的改编,这其中到底是花费了多少心血啊。” “天才,天才般的创举,这要是来了我们学校,绝对是教授级别的人物啊。” “想不到这些人年纪轻轻,却能够做出如此的创造,实在是让人惊讶。” “长江水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与他们相比,我这一把年纪算是活到狗身上去了。” 高山流水遇知音,知音不在,琴为谁弹? 改编之后的《高山流水》同琴曲已经有了较大的差别。 但是因为曾侯乙编钟前辈们的苦心孤诣,因此并没有改变其中的精神内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