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讲台上,一卷《论语》已然翻开,上面的墨迹未曾干涸。 黑板上,原本易泽书写上去的论语二字逐渐的散开,而后化作一幅崭新的画卷。 画卷之中,垂垂老矣的孔子,最后一次坐在竹席上,为底下的弟子讲学。 这一次讲的内容,是关于孔子的一个梦。 子曰:“幸甚!吾复梦周公也!” 子贡问曰:“夫子梦周公,何谈也?” 子曰:“吾梦至后世,四海一统,百姓安康,可谓大同!” 冉有问曰:“夫子何谓大同?” 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画面,定格在孔子神光熠熠的双目上。 当孔子带着几分喜悦的说出“大同”二字之时,整个画面忽的拉远,视野一瞬间拔高。 大同两个字,仿佛拔地而起,直冲云霄,最终烙印在这片天地之中。 短暂的平静过后,踏踏踏的脚步声传来。 画面一转,郁郁葱葱的竹林小道上,易泽缓步前行,手中一卷《论语》,书香四溢。 他的目光坚定,步伐沉稳,语气严肃。 “盛世如歌,而我们,已经习以为常。” “我们很少去思考,这些我们习以为常,以为是空气一样的东西,实际上,来之不易,是有些人穷尽一生时光,也未曾看见过的光明! 回顾历史,百年前,中华正处于水深火热之际,处处硝烟弥漫,处处血洒河山。 也就是在百年前,有志向广大之青年,高呼: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一百年的时光有多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