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2、艺术源于生活(五一双倍求月票了)-《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1/3)页

    首先就是技术上。

    《泰坦尼克》成为灾难片的经典,有很多前所未见的精彩镜头,舱室里面爆仓涨水、整个船舱内部倾覆,华丽的餐桌钢琴滑撞破坏,那种有序在灾难面前粉碎的视觉冲击很强烈。

    但首选最强烈的,还是断裂的巨轮前后两截竖起来往下沉没时候的大场面。

    荆小强肯定要复制的。

    其实这里比泰坦尼克好实现,毕竟也就登船是在傍晚,后来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几个小时之内的夜间。

    夜色是外景的最好助手。

    所以远景是用三四米长的模型来实现,沪戏舞美专业精英尽出,跟沪海电影制片厂的师傅、造船厂工人以及沪海航模协会,共同完成了这个几万块的模型。

    在那个年代已经是超贵超贵的大模型,各方都觉得很过瘾。

    恰恰沪海也是有很深的胶佬传统,做模型的功底在全国都居于领先水平。

    整个剧组转战海边,这帮胶佬都锲而不舍的跟着一同前往。

    不拿钱都行。

    美其名曰要随时修补,而且拍完了能把残骸什么送给他们就感激不尽了。

    因为和制作图就是断裂成两截的大模型不同,近景就是个巨大的近似于一比一,半截甲板块!

    钢架表面覆盖船板,水下加配重,在海边要把这三十多米高的一块单板竖起来,然后武行们从最高点的“船尾栏杆边”“船头栏杆边”失手摔下来!

    这就是十层楼高啊!

    等于是把一栋十层高楼从平躺到竖立,然后无数人在夜色中坠楼!

    画面当然刺激了。

    这套做法,是hk电影业、国内电影界一直到新世纪前,都很少用的套路。

    人家是在水下加了一套液压系统推动“半截断船”。

    这里没那么强的液压水平,那就用太平号自己来拉,这条冷藏船自带起重机的。

    而且也没泰坦尼克那么大,那条世纪巨轮四万多吨排水,两百七十米长,坠楼场景等于是从二三十层楼上往下摔。

    这里缩减下,其实依旧足够震撼。

    至于人家耗费巨资模拟船体倾斜的室内镜头。

    荆小强动用了船厂的干船坞和惯用的橡胶气垫,把拖进船坞差不多要落地的“太平轮”一侧垫上很多橡胶充气垫,推歪了整条船!

    本来应该到三四十度那种惊险刺激的大角度,这里十多度站不稳就足矣,其他的就是把摄影机安装在特制的稳定架上反向倾斜。

    演员们只要表现得比之前更加倾斜,然后摄影机补充角度就够了。

    这里又要用到舞台剧里面相当多的倾斜舞姿特点。

    所以到外景地拍摄的主要就是大船板、夜景和一系列灾难大场景。

    为此还特意之前花了不少时间在海边围了个百米级的大水池。

    但最重要的是需要荆小强来疏通这边的海防关系。

    这可是当年右岸反攻大陆的重要方向,肯定是现在海军的重点驻守区域。

    所以这趟小鬼子不能跟着也是应该。

    拍电影肯定要递申请。

    换别人可能比较麻烦,沪海电影厂都比荆小强麻烦。

    他这找陆妈妈打个电话,那边笑出声:“来呀,边防陆军、空军你都去慰问演出,终于轮到我们海军了吗?赶紧来!”

    于是历史上海难发生后,附近首先赶到的外国军舰,本来做了模型的,现在也有近景可以取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