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5、不贫何以平天下-《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1/3)页

    也许在后世的很多人眼里,报纸已经是个很过时的东西。

    其实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他们旳信息获取途径,跟六七十年前没太大区别。

    除了多电视、广播这两种还比较有限的方式,六七十年前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标志就是办报纸。

    红军时候也是走到哪里,油印的报纸必须要宣传到哪里。

    哪怕到九十年代,好多田间地头,乡镇校园,报纸依旧是唯一,也是信息量最大的传播来源。

    君不见九十年代几乎所有的球迷,都是伴随足球报和体坛周报成长起来。

    所有中老年则主要是通过参考消息来获取国家政策风向。

    纵观整个九十年代,恰恰没有出现一份报纸来引领音乐风潮。

    荆小强马上把这件事跟穆春雷、周晴云、陆曦她妈分别通报了下。

    三位长辈都是异口同声的激赏不已。

    对的,以荆小强目前在音乐上的国内知名度,一份报纸作为阵地,可以极大的扩张影响力。

    有百利而无一害!

    实际上荆小强自己没吭声,这背后的发展轨迹他清楚啊。

    大概就是00年左右,就得琢磨着把报纸做成网页版,然后再过几年就要琢磨着上手机移动版。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从音乐网站到手机音乐播放或者音乐论坛app,他肯定会实时做出调整跟上科技浪潮。

    一定不会让这份报纸落伍,无论是用什么样的形式,牢牢占据风口浪尖的主导地位!

    想想吧。

    如果没有这份报纸,荆小强现在再牛逼,一年一张专辑,那又如何?

    在全国范围内名气再大,赚再多钱,能影响改变的始终很有限。

    始终只是个舞台上的歌手,只是个赚钱机器。

    没法获得真正的影响力。

    在荆小强不愿意身背官职的前提下,这是最好的中间道路。

    只是对于他这个大家一致赞同的方向,三位长辈提出了三种完全不同的实现途径。

    穆春雷最强调要从音乐扩展到文艺,兼容并包的全面发展,由沪海市牵头搞出百花齐放的大格局,这方面他当然能从沪海是那边搞定刊物编号。

    周晴云却认为要专注在音乐上,走音乐学院的专业报刊道路,成为行业内公认的学术阵地,她有信心也有关系把各种校内刊物手续拿到。

    最后苏明敏才是最清楚荆小强的:“怎么可能把这样的音乐报刊放在沪海,这个道理你问下成老先生就明白了,至于音乐学院专业刊物那也太小瞧了你的志向,走文工系统才是最靠谱的,文工团独立于官宣系统之外,能够给你提供最坚定的保证,你跟曲老,李团他们汇报下,高校摇滚社本来就是他们帮你牵头的,这一年多都看着你做得让人放心,我想是没有问题的。”

    不需要问成老太,穆春雷只是稍微那么在市里面提了下,就有好几个部门赶着想承揽这个项目。

    这是巨大的业绩啊。

    荆小强反而立刻退缩了,身为百老汇工会特别专员,他很明白这种舆论工具一旦被当成斗争枪杆子,那就是见血的刀,非常非常锋利跟危险。

    可他明明只想做音乐,只想让更多人听到更好的音乐,所有的出发点只是最基本的音乐影响力。

    这是有巨大区分鸿沟的差别。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