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东宫密议-《盛明皇师》
第(2/3)页
黄子澄听他嘟囔了这么一句,起先是一愣,随即总算是放下了心。他原先担心的是朱允炆在想江月的事儿,如今听他想的完全是别的事情,不由得便放下了心。
“殿下是在担心……诸位王爷?”
朱允炆叹了口气,缓缓说道:“众位叔叔领藩在外,一个个都拥重兵,如今皇爷爷在位,他们定然是不会做什么。但若他日……他日……他们一个个在封地称王以惯,若稍有异心……唉,孤可该如何?”
朱允炆的语气十分担忧,这件事始终是横亘在他心中的一道坎,无论如何也是过不去了的。
哪知黄子澄听罢,却是突然呼了口气,显得如释重负一般。
朱允炆正不懂黄子澄为何如此,他刚要发问,黄子澄却笑眯眯的先开口了。
“原来殿下是在担忧这件事,不过据微臣了解,此事却不像殿下想的这般难办。”
朱允炆诧异的问了问:“哦?先生可有想法?”
黄子澄眯着眼睛,一副淡定自信的样子,他缓缓说道:“诸王所拥兵力,大多数为府兵护卫,哪里有什么战力?他们这些兵力,也就尽够自保,哪里还能有不轨之心?若真有哪位王爷这般不识轻重,殿下您自京师挥军平定,他们哪里是对手?想当年汉朝七国之乱不可谓不凶险,然而亦被帝师剿灭。由此可见,藩王再势大也只是一方之王,而帝王坐拥天下,如此比较,大小强弱之势不同,而顺逆之理更是天差地别啊!”
朱允炆听他这样一说,一颗提着的心突然就放下了些许。汉朝景帝时的七国之乱不可谓不强悍,但依然被景帝压制了下去。由此可见,果然正统帝位是顺应天意,而藩王造反断难容于天理之中。
“先生不知,真正让孤担忧的,其实也不过就是燕王叔罢了。”朱允炆此刻心中稍定,他转念一想,又道,“还有宁王叔。”
燕王朱棣倒是在黄子澄的意料之中,至于宁王朱权,倒是让他有些不解。
“殿下此言何意?”
朱允炆也知道黄子澄不是问朱棣的事,于是他轻轻皱着眉,转身向信阳殿中的书案后走去。
“宁王叔辈分高,但其实比孤还要小一岁。但是先生也该能看出,他十五岁即统领辽东藩务,这一年多来,无论是藩领政务还是辽东军事,他都一手操持,并且规整的井井有条。不仅如此,他按照皇爷爷的指示施行与朵颜三卫的互市通商,如今已大有成效,就连朵颜那位刁蛮的郡主都对他恭敬有加,皇爷爷每每提起也是大为赞赏。”
朱允炆担忧的说着,“皇爷爷一向喜爱宁王叔的聪慧,对他疼爱至极。”
黄子澄静静听着朱允炆的话,也略略能够体会朱允炆的担心。一个年仅十七岁的少年便册立为储君,面前站着的都是些能征善战且经验丰富的叔叔,让他怎能不天天提心吊胆?
“殿下的担忧微臣明白,不过宁王殿下嘛,手段十分柔和,倒是没有燕王那般的强势。而且,想如今辽东诸事顺遂,一切太平,倒还是九驸马的功劳,宁王殿下也不过就是捡了个便宜罢了。”
黄子澄这般说着,其实是为了开解朱允炆,他却不知朱允炆这孩子十分早熟,心思太过深沉。
朱允炆一听黄子澄这话,心里却丝毫没有松懈的感觉。
其实黄子澄这番话他也十分清楚,若无当初九驸马在辽东镇守那两年的时光,单凭朱权一个十五岁的少年,怎么可能震慑的住?
九驸马叶羽,朱允炆想着这个人,他总是一袭白衫举止潇洒,对人对物总是浅笑包容,举手投足间尽是儒雅。但朱允炆也知道,那是个扔在战场上就很可怕的人,他奇兵绝谋、诡战制胜,往往出其不意,虽看上去清瘦,但内里却是个十足的厉害角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