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浑身都是胆也-《三国:从落凤坡开始》


    第(2/3)页

    那又该如何凝聚麾下各部将士,凝聚文武诸臣的信念呢?

    又当如何号召天下士民共伐逆贼曹氏呢?

    经过诸葛亮这一番番的提点之下。

    刘备此刻也一瞬间意识到了许多问题。

    而联想着这些。

    他心下隐隐间觉得。

    此番上表称王,似乎是势在必行之事!

    何况。

    现在他更是据有了大汉的龙兴之地。

    若是效仿了先祖上表为汉中王后。

    此番也会给天下士民们一道道的信心。

    莫非,大汉当真还气数未尽?

    大汉尚且还有中兴的可能乎?

    只要令各州郡间士民们心怀憧憬。

    那待日后誓师大举北伐后。

    才能有愈发之多的势力以为助力。

    此举方才会事半功倍。

    这是诸葛亮信中所述的正名因素。

    当然。

    令刘备所重视的自然还是更进一步,以笼络麾下众心,凝聚信念。

    这才是最为重要的关键所在。

    待刘备看过诸葛亮的亲笔书信以后。

    他自己也静静的思索了许久。

    待将一件件的事情理清过来。

    思绪也渐渐的发生了变化。

    从最初的法正,黄权等人劝诫时的言辞拒绝。

    现在心态上也发生了些许改变。

    没有那么的抗拒了。

    而敲定此事后。

    刘备也继续是不动声色。

    只等待着法正下一次再度纠集群臣予以劝诫称王一事了。

    查阅过诸葛亮的劝进表过后。

    刘备遂也依依翻阅了留守于成都的其余诸臣的劝进。

    其中自不乏许靖、秦宓,杨洪,李严等人。

    不过,他现在已经做出了决议。

    面对着诸人的劝进表。

    也只是面上流露着微微一笑,一笑而过。

    而随着成都的信使已经抵足至汉中过后。

    法正,黄权等重臣,亦是快速的就听闻了此事。

    随即,二人便齐聚起来,商议着。

    “听闻成都方面,由军师为首的诸文武大臣纷纷呈递上了劝进表,现已由主公亲自批阅。”

    “正若所料不错,我等应该当再度劝诫的时机已至也!”

    一语而落。

    黄权亦是连连附和着:“此言不错!”

    “想来凭借军师的一番唇舌劝进之下,主公或许已经改了心意。”

    话语落罢。

    二人也是迅速间便达成了共识。

    紧随着。

    法正,黄权接下来便召集军中诸将以及其余文臣,欲再度一齐劝诫称王一事。

    而就在诸人尚且还在准备时。

    刘备也召见目前自己的左膀右臂。

    法正和黄权。

    二人听闻召见,亦是快速放下手中之事相见。

    会面过后。

    二人微微躬身见礼后,刘备便示意其落座。

    随即,三人便商议起来。

    会话间。

    刘备直言道:“现今间,孟起已经遣散了西羌诸部,携本部之士突围南下。”

    “照目前的时局看来,曹操经此一战,其本部主力显然是元气大伤,或许没有数载的岁月,是无法休养过来的!”

    “现在最为关键的恐怕就是荆州局势了。”

    一言而落。

    此番话语亦是瞬间得到了法正的认同。

    只见他连番点头,随后不由拱手分钟道:“主公所言非虚,现我军接收了一个完好的汉中郡。”

    “郡内不仅人口充足,且多载下来,由于没有遭受战乱的影响,以及张鲁于此一带布道教化民众。”

    “倒也让汉中各家各户家有余粮,能够安居乐业。”

    “且十余万户,亦是连续数载都风调雨顺,年年丰收,也令汉中数载下来,积蓄甚厚。”

    话落至此处,法正话语间稍作了一番停顿后,又徐徐道:“而汉中又地势艰险,极难用兵。”

    “现在主公背靠汉中郡,外又有地利之便。”

    “曹军已经难以在图汉川之地。”

    “而反观荆州方面,便大不尽相同了。”

    “概因,我军目前所据的荆南四郡以及以首府江陵为首的南郡之地,向北则是与襄阳、樊城,等地屯有重军的曹氏武装针锋相对。”

    “且江陵与襄阳之间,乃是平坦宽阔的平原地区,也极其适合于曹军的骑兵沿陆路进取纵横驰骋。”

    “即便现在是关将军亲自镇守荆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