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迁徙-《小僧一心修炼》


    第(3/3)页

    上至州府高官,下至黎民百姓,众生皆苦,无有一人得脱。

    很多百姓,拖家带口的逃离,往往是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的迁移,留下空荡的乡村与废弃的农田。

    这些人有两个选择:一是向南方迁移;另一个是向兖州迁移。

    大多数人都选择兖州,一方面是兖州离家乡比较近,另一方面是因为大阳山一带的大雪,使南迁变得危险重重。

    本因和尚没想到,他的无心之举,第一次成就了王启勉的无敌骑兵。

    王启勉以缴获的北蛮良驹、辎重、皮甲武器为基,打造出近万铁骑,战无不胜,一统兖州。

    第二次更是间接的为王启勉,送去百万流民,充实兖州。

    随着山月临近,寒气日消,尤其是北方乱局日益向南方逼近,也迫使部分百姓,尝试向大阳山迁移。

    那里便是红莲寺所在。

    “和尚最是慈悲,断不会让我们饿死。”

    抱着这样的心思,许多人冒着风雪,推车赶牛,拖家带口向一线天前进。

    “大牛,前面就是冰雾区了,叫大伙休息,晚上在走。”

    张老汉敲了敲烟袋锅,裹着件羊皮袄跳下马车。

    他这件羊皮袄也不知从哪里弄来?

    上面满是污渍,隐隐还有一股膻味。

    不过在这等天气,却是件顶好的东西。

    大牛虽叫‘大牛’,却一点不憨,他是张家村少数几名读书人,心思灵活,不然也不会派他与‘带路’坐在一起。

    说起这‘带路’,却是新兴行业,专门做南迁百姓生意。

    毕竟一线天附近气候无常,还伴随着重重风险,没有熟悉之人,很容易遇到危险。

    而一线天之后,就是大阳山地界,红莲寺就是大阳山最大的‘地主’,谁都知道到了大阳山,断然不会饿死。

    比起性命,这些许财货,便不值一提。

    ……北方粮价疯长,寻常百姓哪有那么多钱去买?

    还不如给‘带路’,去大阳山混口饭吃。

    当然,若是没几把刷子,也不敢接这带路买卖。

    一般带路,都会几手粗浅武功,算是半个江湖人士。

    所以带路也兼职保镖,寻常山贼野兽,真不是他们对手。

    这也是村民肯雇‘带路’的另一个原因。

    这些人虽不识几个大字,却也聪明着呢,有自己的小心思。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