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陈刺史,信得过!-《我在现代与初唐之间反复横跳》


    第(3/3)页

    “对啊陈刺史,要是没种出多少,或者干脆绝收,这钱是不是又要退回来?”

    “……”

    顿时周围人群又哄笑。

    陈远笑着说道:“当然不会,如果亏了,算我的,不用退哪怕一文钱,反过来,如果种得好,产量高,甘蔗价钱超过我今天给的,那么恭喜,我会把多出来的钱补给大家。

    当然,这也仅限于第一年,第一年过后,要不要种,能不能靠这个赚钱,能赚多少,就各凭本事了。

    在这里我也不妨跟大家交个底,按照我们的估算,这一亩地的甘蔗,最少最少,能带给大家五百文的收入。”

    “一亩地,五百文,还是最少?”

    “陈刺史您没开玩笑吧,真有那么多?”

    “这比种粮划算太多了啊,一亩地就算产三石粮,也到不了四百文!”

    “有的有的,我种过甘蔗,要真按一文钱两斤的价格收购,那别说一亩五百文,便是一亩一千文,也不算新鲜。”

    “关键现在给了种苗,一斤还给一文钱,再怎么着也亏不了啊!”

    “种种种,不管别人种不种,我老汉种,不先给钱给种,陈刺史,信得过!”

    “……”

    账还是很好算的。

    斗米十二文,一石就是一百二十文,而当下一亩地的粮食产量,三石算高的了。

    这样一来哪怕一亩地就五百文,那也划算很多。

    而随着一些种过了解的人现身说法,得知真要种好远不止这个数,瞬间热情涌动。

    于是开始登记认领,于是开始发钱。

    都是提前定好的。

    现代社会种植甘蔗,一亩下种在一千五到两千斤,考虑到这边情况不一样,肥料跟不上,所以定一千斤一亩。

    这样一来,一亩地的收入就不是五百文,而是保底一千文。

    至少这第一年是。

    然后出于粮食及其它方面的考虑,每家每户不论人口多少,都只有一千斤的种。

    最后,这是只有县城之外普通乡民才享有的权益,城里人没有地,不享受,官员乡绅这些,一样不享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