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那怎么就不好好长呢,品种就那样啊,要真说好长,养鸡场的鸡好长,四十天出栏,跟嚼蜡一样。” 这是正儿八经的本土鸡,羽毛很漂亮,很有特色,看上去像豌豆花。 早些年也比较常见,鸡群里总是时不时能见到。 但是又有很多年没见过了。 味道自不必说,骊山那边就有不少,也没少吃。 这时陈昌明也看过来,问道:“养这个餐厅就要?” “要啊,其实一般的土鸡也行,不过要说好,肯定还是这种有特色的好。” 陈远一本正经说道。 说完又道:“如果不想养鸡,那就养猪,就过去那种黑猪,散着养,长得慢没事,肉好,贵。” 乡下地方,要干也就这些了,无非种植养殖,可以的话再加两个字,特色。 又或者特种。 陈昌明倒没什么意见,只问道:“你确定你采购,不影响生意?” “确定采购,也影响生意,不过肯定是好的影响,毕竟优质食材还是很稀缺的。 而且爸你如果确定要做,我可以去给你联系种苗,肯定都是纯种。” 其实这些品种现在都还有。 至少本土黑猪并未灭绝,只是数量少了,一般人吃不到了。 可要说方便,那肯定还是骊山那边比较方便,要鸡得鸡,要猪得猪,都是原生品种。 陈昌明便点头:“那行,那你给我弄点过来,先少点慢慢养着,真要养得好,没准将来也不用你采购。” 心气还是很高的。 简而言之,就算要赚钱,那也应该是堂堂正正赚钱,不然还不如直接伸手要。 于是陈远又有事干了,一边忙着走私牲口,一边又还忙着规划养殖场地,帮忙搭建猪舍鸡舍。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