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在香江的牌面-《重启1978》


    第(1/3)页

    第694章在香江的牌面

    黄氏的病时好时坏,如今她只认识老汉和英子,张卫东偶尔也能想起来,至于其他人就完全忘记了。

    虽然花了很多钱看,可惜阿尔兹海默症无法治愈,好在她目前只有失忆症状,别的情况都还好。

    她把英子当成了张凤英,记忆停留在闺女还在读书的年纪,所以英子跟老两口住在一起,黄氏只要到时候见不到她,就会心慌,四处去找,担心年少的英子遇到什么麻烦。

    黄氏和老汉平淡但真挚的感情,少年夫妻老来相伴,虽然生病了还是记得彼此,可这是自然规律,谁又能避免。

    家里请了二个保姆,一个做家务,一个专门看着黄氏,她经常无来由地要出去找英子,需要人24小时看护。

    期末这阵子确实很忙,姗姗毕业后,去了荣先生办公室当办公室副主任,荣先生虽然不在体制中,但是他的办公室却是正儿八经的体制单位。

    以姗姗北大的学历背景,当个办公室副主任按说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别忘了,姗姗学的是考古专业,这跨度让办公室不少人觉得她一定是有背景的官二代。

    不能少人拐弯抹角打探她的底细,这个职位以前没有过,好像专门为她设立的一样。

    姗姗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练,比起普通的毕业生来说,处理人际关系的经验要丰富多了,对于来问的一概都是:“这是学校分配的,我不知道怎么回事呢。”

    质疑者自然不相信她的说辞,家里的财富自由,让她自然有一种超然自信的气质。

    荣先生办公室的工作也不像普通的机关,姗姗在这里的作用相当于荣先生的助手,帮他处理国内对外经济关系,起点一下就高出了百分之九十九的毕业生。

    期末考试考完,北大少年班和天才班便兵分两路一个去了特区,一路去了香江。

    张老黑当然是随行的,叔侄俩直接飞到香江,七月份的香江楼市展现了大火的潜质,媒体和市场好像两条永远不能交织的平行线,市场火爆媒体却在唱衰,各种杂乱的信息就像几十年后的网络时代一样,说什么的都有。

    主要的信息还是不看好楼市的价格,从84年12月,到85年7月初,楼市翻了几倍你敢信?

    信息虽然多种多样,但是民众买楼的欲望却是不受影响的。

    所以张卫东一到香江,就有不少地产公司的人上门,想询问他手里的土地怎么处理?如果不开发,是不是准备转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