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充满时代感的火车-《重启1978》
第(2/3)页
回头看,是两个男知青,张卫东点头以后,男知青叫了两个女孩过来。
餐车上没什么人,车厢里居然还在播放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不是整列火车都能听到,餐车是用录音机放得,还挺讲究。
见列车员居然在用称杆给盒饭称重,张卫东还是第一次看见了后世的白色塑料盒饭,一条鱼一个大鸡腿,只要二块五,米饭的分量也给的足足的,不缺斤少两,是每个行业的准则。
见来了三个人,列车员热情的招呼,火车上居然还能点菜,张卫东点了三条鱼,六个大鸡腿,炒了个青菜,又要了一斤半米饭,没办法,这年代的人饭量都很大。
鱼和鸡腿可能都是事先烧好的,很快拿过来,跟着来的人果然带着称又过来了,给他们足斤足两称了一斤半米饭,看起来像座山似得。
不过没给塑料饭盒,给的铁饭盒,旅客用完洗洗还能用,铁饭盒真的很出戏,太有时代感了。
张卫东又要了一壶茶,准备就在餐车上坐到上海。
张良川边吃边批评说:“年纪小小就受西方享乐主义的影响,我们农民应该发扬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作风。”
“爸,你艰苦朴素吧,饭都留给我们俩吃吧。”
“都买了,我不吃不是浪费了?”张良川可不是吃苦的人,他就是想在儿子面前树立父亲高大威严的形象,可惜在张卫东这里,注定得不到。
沈奇宁说:“我以前经常去上海,可是那次都不如跟咚咚来的这一次,一路上都不受罪。”
“人不受罪,我家的钱受罪了。”张良川心疼儿子花钱。
“挣钱是干什么的,还不是为了少受苦?”
餐车就是比硬座强多了,中饭和晚上都在这吃的,可惜他们资格不够,不然买卧铺票就更好了。
到上海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出了上海站,张良川说:“这就是上海吗?看起来跟咱们县火车站差不多?”
老上海站确实平平无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