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对吐蕃的戒备-《暴唐》


    第(2/3)页

    已经升为国公的杜荷休息了一个月,也有些想要动一动。

    给杜荷回一封信,让他询问一下秦怀道是否愿意担起少府监少监的事情,原本少府监作为一个孵化器有许多产业,里面主要人员是李德謇杜荷赵节,现在李德謇去皇朝钱庄,赵节还要忙着移民以及针对吐蕃吐谷浑的人口掠夺,又被张亮拉去做长安改造有些忙不过来。少府监这摊子事必须有一个够分量的人顶住,秦怀道那是国公,虽然只有十几岁,但国公就是国公,而且之前也在少府监帮着做不少事情,他如果能接手最好。现在少府监的事情特别多,尤其是工匠的整合以及平定,这件事是在一登基就安排的,但随后是叛乱,随后是世家冶铁工坊的逐渐解散,数据天天有不小的变动,一直也没有一个阶段性完整的数据。

    “拟旨,杜荷任工部侍郎,专项路桥建设。”

    柳奭拟旨,李承乾盖印,当初宫变支持自己的一帮人,也只有赵节在名义上位子不高了。虽然他权力很大作用很大,但官位不高。

    户部侍郎现在虽然身在茅津渡,但依旧监管盐铁大业。随同奏疏一起来的还有一小袋盐。

    李承乾抓了一把放在手心仔细看看,又舔一下,觉得很不错了,可能和后世的食盐还有区别,但在现在也绝对称得上是精盐。

    奏疏上还称盐池这里生产的盐确实可以满足大唐需求,但是路途运输相当麻烦。

    其实茅津渡这里地理位置已经很不错,本身在河东道,跨过黄河就是洛阳,向西御道是长安关内道。同时从洛阳这里走大运河向东北是河北道,向东南是河南道、淮南道最后到江南道。

    只是大唐太大了,以上几道还好说,但山南道西侧,剑南道,江南道西侧以及岭南道、陇右道运输过去成本太贵。

    “臣请设立伊州盐湖开采以及轮台(乌鲁木齐)盐湖开采,由此向西贩卖降低成本。另外剑南道遂州井盐和盐湖自古有之,现已封存,请求开遂州制盐。岭南道和江南道请陛下恩准开海盐。陛下宏图大业,五年计划万民歌颂,但从茅津渡运盐过去运费就需要十文,况且路途遥远需要动用大量人力物力。”

    李承乾拿起一张纸,一人一年四斤半盐是四百五十文,乘以一百万人大约是四十五万贯,要想保证轮台盐池安全需要一千人驻守,再加上奔高昌的十个驿站,一年的耗用是一万多贯。从经营角度来讲是可以的。即使以后西域按照十文一斤,也能赚钱,而且这里的盐大部分是流向西北地区。

    “拟旨,准许设立剑南道遂州、安西都护府轮台盐厂。”

    柳奭:“陛下,岭南道江南道还有伊州盐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