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模糊的指向-《昨日之门》
第(2/3)页
“凭什么?关了我吃什么?”
马警官跟马自成斗着嘴,余杉听了半天才明白过来,感情这俩人还有亲戚关系,听那意思马警官是马自成的三叔。
马警官又教训了几句,瞧瞧时间,就走了。
马自成恭恭敬敬把马警官送出门,转过身擦着一脑门子汗说:“都说我不去看他,一见面就把我当孙子训,我还敢去他们家么?得,大哥,这是你要的两个案卷。”
余杉点点头,接过案卷,绕开牛皮纸袋的线绳,抽出里面的资料。他先看了乔思的案卷,里面有复印的黑白照片,乔思趴在地上,头不自然的朝后扭曲着。随手翻过,余杉看见了一把枪的照片,是一把仿制的五四。看下面的介绍,这把枪是越南造的;被杨睿干掉的一个家伙,身份资料模糊。警方甚至怀疑其不是中国人,那人身上携带的一切身份资料都是伪造的,看面相也不太像中国人。
丢下这个案卷,余杉又打开了另一个。一张张照片入目,余杉脑海里闪现着噩梦中的场景。那个春寒料峭的夜里,自己在不停的奔跑,耳际满是自己粗重的喘息。一瞬间的回头,就能瞧见那个快逼近的黑影。绝路、窄巷,昏黄的路灯、雪亮的刀子,还有那张余杉永远也无法忘记的脸。
摇摇头,余杉将不属于自己的回忆赶走,重新看向案卷分析。警方通过痕迹调查,调取了指纹信息,被害人‘余杉’身中二十七刀,其中三刀致命。凶手乘坐一辆白色桑塔纳,总计两人。事时另一名凶手绕路堵截,行凶者将被害人追到绝路,将被害人刺死。
之后,两人迅乘坐桑塔纳撤离现场。那辆桑塔纳经调查是一辆******,事后两周,被现遗弃在大华厂门口。警方三次重启调查,反复追问当时的几名目击者,简略的素描出了凶手的面貌特征,并签了通缉令。
两千零三年,第三次调查中,找到了一名大华厂的目击证人。该目击者亲眼看到了凶手弃车过程,与其交错而过的时候,隐约听到两人说的是广东话。
有价值的线索全在这儿,余杉看完合上了案卷。那些线索找不到凶手,更找不到乔思的资金,对于余杉来说什么用都没有。
这时候马自成在一旁突然说:“大哥,当时这案子我三叔一直跟着来着,三次调查,我三叔都参与了。最后一次还去了一趟广东。昨儿晚上我跟我三叔打电话聊了聊,我三叔怀疑,凶手不是来自香港就是澳门。他们当时在广东找到个线人,那线人说可能跟黑社会悬红有关。”
香港?澳门?
汇总了下杀手的心思,个子不高,面相很像越南人,说广东话,的确有可能来自港、澳。悬红是什么余杉知道,意思就是黑社会的悬赏。乔思会跟港澳两地的黑社会有牵连?不,这说不过去。
黑社会这种东西,谁粘上都是一身的麻烦。乔思是个聪明人,他肯定不想惹麻烦,直接******多好,既省事儿也没那么多麻烦。
余杉开始逆向思考,如果他自己要设立复仇基金会怎么做?
找黑社会肯定不行,古惑仔跟混子没什么区别,从来都是利字为先。今天还称兄道弟,过几天说不定就拼个你死我活。这种翻脸比翻书还快的黑社会,明显不会执行乔思的遗嘱。
不找黑社会,肯定得找跟黑社会有关联的人。这人得有声望,得有一定的原则,还得黑白两道通吃。律师?对了,律师!
不同于内地,大6法框架下的内地,律师能挥的作用极其有限。港、澳因为历史原因,遵循的是英美法系,庭审有陪审团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律师是个极其关键的角色,甚至掌握着嫌疑人的生死。一个好律师,可以硬生生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说动陪审团,让嫌疑人无罪释放。
就如同《绝命毒师》里面那个臭不要脸的律师,后来老美还专门为这个角色拍了电视剧,叫《风骚律师》。
所以港、澳地区有很多律师是专门为黑社会大佬服务的,这帮人将良心丢在一旁,黑白两道都吃得开。如果是这样一个律师,那他绝对有能力完成余杉设想的复仇基金。
杀手来源地既然是港、澳,那很可能是因为港、澳就是复仇基金的生效地。
余杉深吸了口气,他现在目标明确了。他需要找到这么一个不要脸的律师,为自己设立复仇基金;还要找到另一个不要脸的律师,搞掉乔思的复仇基金。
丢下案卷,余杉想了想,说:“你这儿能做素描么?”
“手工素描做不了,不过我电脑里倒是有个人脸拼图软件。”
“行,帮我做个拼图。”
“得嘞!”马自成直起身,冲着屋里嚷嚷着:“小薇,出来干活啦!”
余杉恍然,这才明白那非主流姑娘不是一无是处,原来是干这活儿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