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上周他与杜纪川、孙大卫俩创始人洽谈收购kingston金士顿,初步达成一个收购意向:以15亿美元天价收购kingston金士顿公司80%的股份。 这老孙头每一次出手都是惊天动地的! 但是每一次那么大巨额的融资也没有那么简单,孙正义都是施展了三头六臂,费尽口舌才完成的。 现在李晓凡有意向来与他合作,作为“跟投”,“领投”的孙正义当然是最欢迎不过了。 在业内,作为“领投”的vc,有比较大话语权。利益当前,“排排坐、吃果果”在资本世界可行不通。 如果各家vc对公司经营管理的意见不统一,被投资的公司该听从哪家呢?“领投”vc承担了绝对多数的投资额,就享有绝对优先的话语权。 比如公司的董事会席位一定首先给“领投”vc。公司重要事务不仅需要董事会通过,还必须获得“领投”vc同意。而在出售公司股权、上市这样涉及投资回报的事项上,其他各方一般不能反对“领投”vc的决定。简单来说,“领投”vc不同意的事,公司做不了,“领投”vc想做的事,也没谁能反对。 但是作为跟投方,也有不少好处。 例如前世,像红杉资本、idg等这些优秀的投资机构对被投项目的尽调功课做得非常充足,很少出现失误。所以作为小的跟投基金,就不用太动脑筋,只要闭着眼睛跟着红杉资本、idg等跟投就行。到最后往往是人家愿不愿意让你跟投“坐轿子”的问题? 而孙正义就不一样了,他老人家基本上是凭着感觉拍脑子狂赌! 所以难免有失败的时候。 像kingston金士顿项目,前世在1996年软银集团以15亿美元收购公司80%的股份。接过金士顿之后,孙正义展开了他的硬件发展计划。 他推动金士顿与东芝合作,为东芝个人电脑进行内存升级,这也是个人电脑oem厂商首次和内存制造商合作制造联名产品模块。 虽然金士顿一路向前发展,但是孙正义却接连遇到麻烦。 前世,金士顿堪称是一家“非常奇葩的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内存公司,这家公司一反常态,不融资、不上市、无贷款。据说公司员工更不用打卡,不讲绩效,根本不说什么kpi…… 公司的日常管理还是交由杜纪川与孙大卫负责,他们不想kingston金士顿上市,搞得老孙头也很无奈。 第(2/3)页